編者按 · 2025.04.02
OpenAI向美國政府提交的人工智慧政策提案,折射出人工智慧領域大國競爭的全新維度。這份檔既是美國科技巨頭對國家政策框架的主動塑造,更是對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的危機反應——當深度求索等中國企業在模型效率、場景落地和開源生態上持續突破時,美國正試圖通過制度性壁壘重構競爭規則。
提案揭示出美國人工智能戰略的雙重邏輯:對內強化「政企共生」,通過版權立法、算力基建和政府示範專案打造技術護城河;對外推行「分級遏制」,已出口管制和標準聯盟限制競爭對手的全球化空間。這種「技術民族主義」的升級,標誌著人工智慧的競賽已從單純的技術迭代,演變為涵蓋供應鏈安全、規則制定與意識形態輸出的系統性對抗。
中國科技界需要清醒認識到:全球人工智慧治理的話語權爭奪戰已然打響。當美國試圖將技術優勢轉化為規則優勢時,我們既需要警惕「小院高牆」式的技術封鎖,更應加快自主創新與國際協作並重的應對體系——畢竟,人工智慧的未來格局,終究要靠開放生態下的創新能力而非封閉陣營的博弈來定義。
引言
一段時間以來,DeepSeek通過演算法優化(如專家混合模型MoE、動態負載均衡等)和異構計算架構等模式,以數百萬美元的較低訓練成本,有效實現了與OpenAI數億美元投入相當的模型性能。
在技術創新層面,DeepSeek的「效率革命」動搖了矽谷「堆算力、堆數據」「大力出奇跡」的創新路徑,導致市場對英偉達高算力晶片的需求產生懷疑,引發其股價短期暴跌超20%。但長期看,AI基礎設施需求仍可能增長。例如,OpenAI的「星際之門」專案仍需數十萬GPU,而微軟、穀歌等巨頭的AI資本支出計畫也未縮減。
在商業生態方面,DeepSeek憑藉其開源策略和本地部署功能,大幅降低了大語言模型的開發與使用門檻,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和中小企業進入其生態系統,從而形成了「全球參與」的局面。例如,自今年1月以來,《自然》雜誌持續刊載多篇深入報導,詳細解析了Deepseek-R1在科學界引發的轟動效應及其對提升科研工作效率所起到的顯著作用。
媒體相關報導(圖源:網頁截圖)
DeepSeek廣泛的部署和市場滲透迫使穀歌、微軟、Meta、百度等主要廠商重新審視傳統的閉源商業模式,加快了開源模型的發佈步伐,甚至促使OpenAI不得不加速商業化進程,並推出了免費版的ChatGPT-4、快速迭代的GPT-4.5產品及部分開源模型(open-weight language model),以維持其市場優勢地位。
DeepSeek所引發的技術與生態變革,也對全球科技競爭及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美國一些利益團體再次以「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為由,出臺類似於打壓華為、TikTok的措施,從商業實體到執法部門、地方州政府乃至聯邦層面對DeepSeek實施各種限制(全球法制觀察 | TikTok在美國的政治與法律風險及應對策略)。
3月13日,OpenAI全球政策副總裁Chris Lehane向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提交了一份長達15頁的人工智慧發展提案。本篇小文對OpenAI這一最新政策提案進行簡要分析,以饗讀者。
OpenAI的政策提案
OpenAI的提案,開宗明義地指出其是為了實現特朗普政府要求的,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美國全球領先地位的戰略目標。
提案不僅詳細闡述了美國如何通過協調聯邦與州級政策來應對新興AI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針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崛起——以DeepSeek為代表——提出了多項具體應對措施。
OpenAI對美國人工智能行動計畫的建議(圖源:openai.com)
OpenAI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不僅能夠極大提高生產力,推動經濟繁榮,還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多自由與創新機會。
提案首先強調了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領先的重要性,並指出當前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即美國與中國在人工智慧競爭中的分水嶺。美國政府如果能正確引導AI的應用,不僅能保護國家安全,還能保障美國在全球經濟和技術競爭中的優勢。
然而,對於OpenAI而言,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迅速崛起,不僅在某些技術性能方面已能與美國主流產品相媲美,更是在國家安全、數據保護和知識產權風險等層面,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制度版權建設
在制度建設層面,OpenAI主張建立聯邦政府主導的框架,以協調政府與私營部門在AI創新中的合作,通過聯邦統一立法防止各州出臺零散且相互矛盾的監管法規,從而給美國的AI產業帶來不確定性和不必要的阻力。
通過設立「聯邦框架」,美國政府能夠更高效地與AI企業對接,分享技術安全標準,並共同評估和緩解技術風險,確保國家安全不受外部威脅。這一舉措不僅有助於維護美國在技術領域的持續領先,也為私營部門提供了一個相對寬鬆且有利於創新的政策環境。
同時,OpenAI在檔中還著重討論了知識產權與版權保護的重要性。美國長期以來依賴的「合理使用」原則 (Fair Use Principle),是美國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盟和英國正在考慮或已經實施更為嚴格的版權規定,這可能會限制訓練數據的獲取,從而抑制AI模型的發展。
OpenAI認為,如果美國企業無法像中國那樣輕鬆獲取海量數據,其在開發具有競爭力的AI系統方面將處於劣勢。因此,保持美國版權法中合理使用原則的靈活性,不僅關乎技術創新,更關係到國家經濟和安全利益。特別是在面對DeepSeek等中國AI產品時,美國必須確保其企業能夠自由地使用數據進行創新,而不被外部嚴格的版權限制所束縛。
基礎設施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檔指出,僅依靠創新研發遠遠不足以保持全球技術競爭力,必須在硬體基礎設施上實現質的飛躍,從而為新一代智能系統提供堅實支撐,確保美國在國際技術市場中擁有更為穩固的競爭優勢。
OpenAI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利用國家級投資工具、設立主權財富基金以及制定類似《國家傳輸高速公路法案》等重大政策,並援引《國防生產法》優先分配數據中心資源,以推動能源和數據網路的現代化建設。這些措施旨在通過大規模資本投入,改善和升級現有的基礎設施,排除美國各州環保法規對基建專案所造成的拖延,以構建高效、穩定的能源供應與資訊傳輸系統,滿足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對高速、可靠網路的迫切需求。
OpenAI認為,中國在晶片製造、數據中心建設和高速網路部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使其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逐漸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展現出領先態勢。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正是借助於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龐大市場需求,迅速擴展其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研發能力。面對這一形勢,美國必須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現代化步伐,不僅要利用先進技術和充足資金進行國內建設,還需加強與盟友的合作,構建覆蓋全球、互聯互通的高效網路體系,從而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鞏固其技術領先地位。
貴州國家電投數據中心(圖源:新華社)
政府引領示範
檔還討論了政府在AI適應和應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並強調加快更新安全認證和採購流程的重要性。
OpenAI建議聯邦政府應對現有的FedRAMP等安全標準進行現代化改革,縮短審批週期,使各部門能夠更快速地試用和部署先進的AI工具。通過簡化認證流程和引入基於標準化評價的快速通道,各機構可以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技術迭代和應用落地。此外,檔中還提議政府應探索使用其他交易許可權(OTAs)等靈活的採購機制,從而繞過傳統的煩瑣流程,為前沿AI技術的引入創造條件。
同時,政府部門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代表,其在引領和推廣AI技術應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示範作用。通過現代化內部流程和提升對前沿技術的應用能力,政府不僅能在實際操作中驗證和推廣最佳技術標準,還能為私營部門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指導。檔強調,只有政府先行建立起高效、安全、透明的AI應用體系,才能在國家層面上形成強有力的防護屏障,有效應對外部技術風險。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創新,不僅有助於提高政府的整體運作效率,更能推動全社會對AI技術的信心和接受度,為美國在全球AI競爭中樹立堅實的標杆。
出口分級管制
OpenAI詳細闡述了出口管制政策的戰略構想,以推動傳播所謂的「民主化AI」,確保美國先進技術不落入競爭對手之手。為此,提案建議將全球市場劃分為三個層次,實行分級管理。第一層次包括那些承諾採用美國民主價值觀和技術標準的國家,這些國家在維護資訊安全、保護知識產權以及遵循公平競爭方面表現突出。對於這些國家,美國將提供較為寬鬆的技術出口安排,鼓勵它們與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開展更緊密的合作,共同推動以民主原則為核心的技術生態系統建設。這一策略不僅有助於加速美國先進AI技術的全球擴散,也能在國際上形成對民主化AI的認同,進一步鞏固美國在全球技術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與此同時,提案對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國家也作出了明確規定。第二層次主要面向那些在防止關鍵技術外流和保障數據安全方面表現較弱的國家,這些國家需要採取更加嚴格的監控措施,並逐步提升自身的技術安全標準,以便未來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技術合作許可權。而第三層次則明確針對中國等敵對國家,建議嚴格限制其獲取美國人工智能技術,防止先進技術被用於削弱美國及其盟友的國際競爭力。
通過這種分層管理的出口管制策略,美國不僅能夠有效防止技術和敏感數據的流失,還可以通過技術擴散和國際合作,進一步強化全球對「民主化AI」的認可,形成對抗中國的綜合性戰略優勢。
美國政府於2025年1月13日出臺的《人工智慧擴散暫行最終規則》相關內容(圖源:美國政府官網)
結語
總體來看,OpenAI提交這份材料,既是對美國政策制定的一次重要回饋,也是對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迅速崛起的一種戰略性回應。檔既詳細闡述了如何通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確保美國在技術、市場和安全方面保持領先;又通過制度版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引領示範、出口分級管制等多方面政策建議,力圖遏制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產品對全球技術競爭格局可能產生的衝擊。對於美國而言,這不僅是一場技術上的競爭,更是一次圍繞經濟利益、地緣競爭和意識形態的全面較量。
本文作者
遊傳滿: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國際事務研究院副研究員、規則標準與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