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論壇 | 宋新寧:北約「亞洲化」與「亞洲版」北約-不可能的使命


00

在11月24日舉行的百川論壇-第三屆「中國外在環境的變遷與評估:亞洲的安全與未來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教授、讓‧莫內終身講 席教授宋新寧就北約的「全球化」與歐洲的困惑發表演說。 在演講中,宋新寧教授首先回顧了北約形成的歷史,結合大眾輿論浪潮中所討論的北約亞洲化的歷程,辨別了北約亞洲化與建立亞洲版北約的差異,並認為這兩者都是不可能的使命。

 

北約「亞洲化」不太可能實現

 

宋新寧指出,在某種程度上,北約的全球化是一個偽命題。 可以說,北約的「全球化」是一種被一些人認定的企圖,北約作為一個區域性的安全同盟,並沒有改變。 近年來,北約的「亞洲化」是一個熱門話題。 自2018年以來,日本和韓國兩國相繼在布魯塞爾設立了與其駐外使館相分離的駐北約辦事處,2022年5月和2022年11月,韓國和日本先後加入了“北約合作網絡防禦中心”, 並參加了北約在波羅的海的軍演和網路軍演,2022年北約的馬德里峰會和2023年維爾紐斯峰會都邀請了日韓澳新的領導人參加。

 

今年以來,北約在東京設立聯絡處,又成為媒體炒作的熱門景點。 北約維爾紐斯峰會,就設立東京辦事處的問題,確定要延後再解決。 表面上看來是法國反對,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峰會後表示,「無論怎麼說,地理概念都是固定的」。 他強調,「印太地區不是北大西洋,不能讓人覺得北約正在其他地區以某種方式建立合法性以及地理上的存在。」實際上,反對這項動議的並不止法國一個國家。 在設立北約聯絡處的問題上,日本的態度可能更為積極。 但是,這並不能換來北約的亞洲化。 因為根據北約的決策程序,這需要北約成員國的一致同意。 整體而言,北約亞洲化要獲得北約國家一致支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

宋新寧教授在研討會上

(圖源:主辦單位)

 

歐洲國家不願意看到北約

在歐洲以外的地區擴張

 

宋新寧認為,在北約亞洲化或亞太化問題上,歐洲國家事實上懷抱著十分矛盾的心理。 二戰結束之後,歐洲國家,特別是英法設計的北約,就是要用條約義務,把美國拴在歐洲,抵禦前蘇聯的軍事威脅。 冷戰結束後,歐洲國家支持北約的東擴,目的是防範俄羅斯。 俄烏衝突的爆發,在某種程度上證明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有觀點認為,俄烏戰爭實際上極大地損害了歐洲的戰略自主,但也有一些歐洲人認為,俄烏衝突進一步將美國緊緊地拴在了歐洲,這對歐洲的安全是有利的。 在今年歐盟-美國峰會的聯合聲明中,雙方就進一步強調了北約對「歐洲-大西洋」(Euro Atlantic)地區安全的至關重要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歐洲人並不願意看到北約在歐洲以外的地區擴張,因為這可能會降低歐洲在北約的地位,影響美國對歐洲的安全保障。歐洲的北約成員國更可能採取的路徑是,拒絕北約的亞洲化,但對亞洲版的北約持配合態度。亞洲的美國盟友要組織亞洲版的北約,與歐洲並不直接相關。 但是,同為美國的盟國,歐洲國家並不反對美國在亞洲組成北約式的軍事聯盟。

 

在這一宏觀背景下,宋新寧表示,他不擔心北約的“亞洲化”,因為這種可能性不大,歐洲國家不會支持。 他更擔心的是亞洲版的北約,或稱為「亞約」的形成,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這也是美國近年來的對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塑造中國的周邊戰略環境,組成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聯盟來遏制中國。 當然,要在亞洲組成北約式的——既賦予成員國共同防禦的條約義務,又有軍事一體化製度安排的軍事聯盟,也是非常困難的,或者幾乎是不可能的。

 

*原始聲明:本文版權歸微信訂閱號「大灣區評論」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內容,侵權必究。 公眾號授權事宜請直接於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權事宜請聯絡IIA-paper@cuhk.edu.cn。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