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回顾】金碚:产业发展的变局,反思与前瞻


導讀:

討論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首先得有一個前提,就是現在世界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發展階段。我們的時代仍然處於工業化時代,其本質沒有改變,但是新時代的格局發生了巨變,即處於產業變局的過程中。

為什麼說人類仍然處於工業化的階段?因為在人類發展的整個進程中,工業化有一個區別於其他時期的很大特點,即它的經濟增長率顯著地高於過去,並且工業化經過經濟增長之後也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樣有那麼顯著的經濟增長。人類幾千年,年均經濟增長大約只有0.1%0.2%,這是用現在的方法統計回溯當時的經濟增長率得到的結果。有人統計,過去幾千年裡,人類達到最高經濟增長率的時候是在中國的宋朝,那個時候大約可以達到年均增長率0.5%左右。和工業化時代相比,這個增長率就顯得實在太微不足道了。可以說,人類社會長期以來經濟處於低增長,嚴格說是基本上處於經濟增長的停滯狀態。這是人類經濟發展的數千年常態。而到了工業化時代,從啟蒙運動或者工業革命算起,到現在有300年的歷史。站在全球的視角來看,年均經濟增長率可以達到1—2%。其中,那些進入工業化進程的國家,經濟增長率可以達到5%6%,有的國家甚至是兩位數。這樣經濟增長速度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是非常罕見的。現在有人說某些國家已經進入到後工業時代,對於個別國家也許可以這麼說,但是大多數的國家,或就整個時代來講,當前仍然處於工業化的時代。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工業化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徵:第一,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於經濟的增長;第二,經濟發展高度依賴於物質的投入。所謂工業或者產業,從本質上講,就是採用機器生產的方式來實現物質形態的轉換,從而能夠使物質變得對人有用。到目前為止,物質的實體經濟對我們仍然非常重要,具有第一重要的意義。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只要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或者是實體經濟發生了增長停滯問題),整個發展的態勢就會遭到很嚴重的衝擊。總之我們現在仍然重視經濟增長,特別是仍然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是時代特徵決定的。

 

產業發展的變局

經過了200多年發展的工業文明,現在處於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中國也成為產業發展百年未有變局過程中一個特別受到關注的焦點。為什麼這樣講?讓我們先看看產業發生了哪些變局和新現象。

首先看技術變局。在研究或者刻畫人類工業化過程時,我們會以技術來進行分段,比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學革命。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就是技術變局。在如今這場百年未有之技術變局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巨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它的產業技術水準在迅速地逼近發達國家,這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中國進行改革開放,產業發展方面一直遵循的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造的路徑,遠居發達國家之後。那個時候,發達國家覺得中國技術跟他們的差距很大,也接受中國技術發展的那個路徑。但是現在跟以前不同了,我們正處在技術變局的過程中,雖然現在中國的大部分技術還是處於落後于發達國家的水準,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正在迅速縮小。在某些技術部門,中國已經能夠開始和發達國家比肩,甚至有趕超它們的態勢。中國的技術水準迅速發展,表現為生產力和生產規模的顯著提高,在這過程中發達國家的心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感覺難以接受。

第二個變局叫生態變局。在以前的幾千年裡,甚至上萬年人類發展的過程中,由於經濟增長率很低,人口增長就很慢,物質資源的投入消耗也相對比較少,所以對環境的壓力是不明顯的。而進入了工業化的階段以後,經濟開始高速增長,大量的技術發明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物資、資源投入到產業發展過程中。所以發展到現在出現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即我們現在說的碳達峰、碳中和。本身這個就是人類發展和生命演化的基礎,沒有碳就沒有生命,也沒有現在的生命世界。但是大量耗費碳,並在工業化過程中把大量的碳排放到了空氣裡,這造成了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說碳的達峰,即不能無限地向空氣、大氣排碳,而且最終要達到碳中和,不要過多地影響大氣,影響環境。其實不僅是碳,從生態變革來講人口數量也一樣,人類的人口終有一天也要達峰,也要實現持衡,就是不再增長了。發達國家就越來越接近人口達峰與人口持衡了。所以生態變局過程中,工業化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導致了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人類就面臨著要達峰、要中和、要持衡的壓力。

第三個變局叫機理變局。機理變局就是現在的工業革命,或者工業化,或者現代產業發展模式的演變。西歐、北歐國家通過工業革命、工業化實現了經濟現代化。到20世紀末,可以說工業化、工業革命能夠獲得成功的唯一道路就是西方的道路。所以20世紀以前中國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很多仁人志士都說只有一條路——全盤西化模式。建國以後曾經說可以不要西化,但是我們發現確實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所以實行改革開放,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定程度地認可西方模式,要向西方學習,要借鑒西方工業化的做法,甚至他們的發展道路也值得我們借鑒。但到了21世紀以後,終於有一個曾經很不發達的經濟體——中國,也走出了一條工業化的道路。到21世紀20年代,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是世界第二。如果從工業化的兩個基本核心要義——增長依賴、物質依賴來看,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無疑走上了一條成功的道路。它跟20年前想像的工業化不一樣,即使那個時候只有一條成功了的道路,只有一種取得成功的機理,而現在可以看到,中國沒有完全模仿西方,也取得了工業化成功。所以說,工業化經濟發展的機理模式也發生了變局。

第四個值得關注的是組織變局。工業化過程中除了土地、人口、資源等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當時西方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還有一種要素,就是組織。人類對於走市場化道路始終有一個糾結的問題,是靠市場還是靠政府?早些時候是以自由主義市場為主;到凱恩斯的時候說政府很重要,後來就出現了強政府傾向;再後來發現強政府不行,又回來走強自由市場道路,於是出現了當年以美國的雷根、英國的柴契爾為代表人物,更傾向於減少政府對經濟發展的干預的做法。現在世界在市場、政府的組織變局中間發生了一個很突出的現象,我把它叫做強規管,就是強調規管和規則。它不過度糾結於市場還是政府主導的選擇,但政府在規管和規則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強。中國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儘管中國走市場經濟,但是我們的組織方式中政府的規管還是比較強的,政府作為一個強大的組織力量來參與到工業化的過程中。現在的西方國家,比如美國,儘管在理念上仍然是市場和政府並存,強調自由市場,但實際上也走到了一個強規管的方向。美國用各種方式——如行政的手段、法律的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甚至不僅干預自己的國家,還長臂管轄其他國家的經濟活動。

 

工業化的形態正在發生變化

工業化本身的本質沒有變,但是產業發展出現了巨大變局,工業化的形態也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工業化的形態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機器工業化”,另外一種叫做“生態工業化”。產業發展的大變局,促使了產業發展形態在逐漸從機器工業化向生態工業化演進。過去經典的經濟學非常精緻地刻畫了機器工業化的機理,那麼生態工業化的機理是什麼呢?

第一,目的觀。首先要知道目標是什麼,發展經濟本質上是要做什麼?比如衣食住行用,這是人類發展最本質的理性,也是經濟發展的目標,我將它稱做本真價值。但是工業化的發展不是由本真價值主導的,而是由工具理性主導的。所謂工具理性,就是不把人類真正要達到的目標作為目標,而是把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當成了目標,而本真的目標反而變成了手段。所以我們看,在工業化的過程的目標是什麼?經濟行為的目標是什麼?不是吃多少東西,住多少房子,而是利潤、收入、GDP。事實上這些東西是工具,是手段,是實現幸福的手段,它本身並沒有用。因為本真價值所決定的物質需要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吃東西,吃飽了就不會再吃,衣服不能無限地穿。如果像前工業化時期那樣,只是把某種物質上直接的目標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那麼經濟增長的動力就非常有限,因為直接的物質消費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工具理性的目標,比如收入、利潤、GDP卻是無限的,這樣就使得增長具有了無限性。這個以工具理性為目標的工業化叫機器工業化,具有無限的增長目標。但是,僅僅以工具理性一意孤行地推動經濟的增長,也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賺錢是很重要,但是為了錢就什麼都不顧,生態也不顧、環保也不顧,這是有問題的。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金山銀山是手段,綠水青山是目的,不能顛倒了。在目的觀上,工業化的形態正在發生變化,人們必須讓工具理性和本真理性的目標能夠持衡。

第二,數量觀。因為目的觀設定追求的是工業理性,過去的經濟學最早的數量概念就是最大化,即追求最大、最優、最快、最多的目標,這是我們機器工業化過程中的基本的數量觀。到了現在,僅僅是最快、最大、最多、最優地求極致就行了嗎?其實世界上的任何東西走到了極致都不好。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利潤要最大化、GDP要最大化、增長要最大化那就是好,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真正到了極致,並把這個極致作為目標的話,在現在的空間裡面只會導致物極必反。基於這個認識,工業化的觀念就會從追求數量逐漸轉變為達到綜合適量,任何東西都要平衡。例如,從過去的經濟學的意義上來講,好像每個企業都要做大做強。其實並不是這樣,一個正常的社會,大中小型企業需要平衡發展。也就是說,這不是一個機械體,而是一個生態體。

第三,資源觀。工業化要求投入資源來推動增長、推動發展、實現現代化,這是工業化在資源觀上基本的思維。人們的觀念逐漸改變為:有水快流,但是也要節約,迴圈適度才能細水長流。這個意識形態的變化給技術觀給也產生很大的影響。人在工業化的過程中用機器、用技術改造世界、改造自然,所以有一句話叫人定勝天。其實人定勝天的意思是一種逐利技術,利當然是對人有用。但現在慢慢會改變為認識到天人相宜,人和自然之間要實現相宜,而且要向著宜人的技術去發展,對更多的人有益,而不是僅僅為了經濟之利。這樣的技術觀也會在工業化過程中逐漸地發展起來。

 

世界產業會走向多樣化的未來

世界產業的發展會走向多樣化的未來。人類工業化進入了生態工業化的時代,多樣化的文明形態會推動世界產業發展的多元化。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組織方式,因為它的根基文明形態是不一樣的。過去研究經濟學是一個機械體,這個機械體裡面沒有歷史,沒有文化,只有一個機械的機理。但是,人類文明是多樣化的,不能說只有西方文明是唯一正確的、唯一有效的。中國的發展已經證明,世界上的文明形態可以多樣化,而且多樣化的文明形態是最有利於經濟發展和人類發展的。所以多樣化文明形態會推動世界產業發展的多元化,而且是產業組織的域觀化,不同的領域裡面會有不同的產業組織形態。

現在的產業組織方式正在走向強規管的時代,文明形態的多樣化使得產業發展的形態也呈現多樣化,每個國家都不一樣。必然地,在全球不同文明體之間,不同的國家中它的產業政策既有相同的、共同的方面,也一定會有不同的特點。真正存在的世界可以叫做域觀世界,不同的領域、不同文明狀態之間各有特色,但又能夠相互銜接、協調、掛鉤、融合,並形成全球化的共同發展格局。也就是說,產業組織域觀化、產業發展多樣化以後,世界並不會變得破碎化。世界仍然會通過產業政策的博弈和協調、通過規管干預的國際溝通,讓每個國家都有特色,但互相之間又可以對話、溝通、共處。而且他們之間還會力求達成各種正式的協定,用協定進行規管產業政策的協調,這是全球產業發展多樣化未來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還有一個要點是,多樣化世界的核心關切正在發生變化。對於經濟行為和經濟學剛開始發展的時候,人們唯一關注的是效率,相信市場經濟最有效率,而怎麼做大、做強、做優就是核心關切。後來人們發現,僅僅一個關切點是不夠的,還必須有一個重要關切點是公平,所以經濟學開始關切效率和公平如何權衡。進入新的工業化時代以後,多元化世界的核心關切逐漸演變為三個核心關切點——除了效率、公平,還要有“安全”。在一定條件下,對安全的關切甚至超過效率和公平。現在有很多產業組織的制度安排,不僅越來越傾向於要實現效率、公平和安全之間的權衡,還要有安全與暢通之間的相對平衡。總之,在多樣化的世界中,工業化的核心關切也在發生重大變化。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