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快評 | 黎晨:吸引高質素資本 開拓科創金融業務


導讀 · 2022.11.23

科創金融是打造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要抓手。在全球政治經濟局勢發生深刻變化的情況下,香港須控制風險,開拓創新,助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在建立綠色金融市場標準、拓展國際投資者聯繫方面,香港大有可為,應積極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推動綠色金融市場機制與基礎設施的高水平發展,另外也要重點推進數碼港幣發展,對虛擬資產採開放包容態度,同時作出有效監管,確保金融科技創新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指南。香港政府要採取積極的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從而形成以創新為導向的良性市場循環。

2022年11月,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在港順利舉行,來自約20個國家和經濟體的金融商業領袖共聚一堂,共謀發展,標誌著香港開始重返舞台的中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根基雄厚,享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擁有高度開放、自由、法治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製度安排,具備強勁的競爭力。

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和波動性上升,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資產定價體係出現紊亂。在此環境下,香港亦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需要積極應對,穩中求進。

“”

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現場

(圖源:投資界)

 

聚集各方資金人才聯通內外

一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鞏固信心,與國際市場做好全方位溝通,穩定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營商環境的信心,消除海外對香港和內地經濟的誤解,從而推動市場流動性和資產估值得到恢復。另一方面,香港需要與時俱進,積極開拓創新。隨著國際大格局的轉變,全球產業鏈、供應鍊和金融體系網絡結構必將經歷新一輪的地緣重構。與此同時,在科技創新和政策環境變化的驅動下,金融業態亦將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包括數字金融、綠色金融在內的新業態、新模式方興未艾,層出不窮。在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功能時,香港需要有新的戰略定位與佈局,大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從而在全球舞台上實現人才與資金的聚集和融通。

國家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在這新發展格局中,由於有著獨特的戰略地位和角色,所以能夠成為聯通內外循環的窗口、橋樑和超級聯繫人,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獨特的貢獻。從香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定位出發,綠色金融、金融科技和科創金融應當成為未來重點發力的方向。

 

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綠色金融是當代金融發展的時代主題,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在建立綠色金融市場標準、拓展國際投資者聯繫方面,香港大有可為,應積極建設碳交易市場,與廣州等城市協作,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推動綠色金融市場機制與基礎設施的高水平發展。

“”

圖源:網絡

 

金融科技創新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服務業的形態。金融科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虛擬資產、大數據處理等等,需要區分對待,有所側重。其中意義最為重大的,當屬央行數字貨幣以及與之配套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香港應重點推進數碼港幣在零售和批發兩個層面的發展。對於虛擬資產,香港既要開放包容,也要保持審慎、有效監管,確保金融科技創新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指南。

科創金融是打造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要抓手。香港要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需要改善創新活動的整體生態,從資金供求雙方主體、市場機制、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等多方位提升系統創新能力。對於科創金融的發展,可投資金的充裕程度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資金的結構特徵、風險偏好和運營模式。香港需要更多以長期收益為導向的“耐心資本”和對產業創新理解深入、甄別能力強的“聰明資本”,也需要更多可商業化科創項目,還需要有為政府採取積極的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從而形成以創新為導向的良性市場循環。 (本文內容原載於《香港文匯報》)

 

作者黎晨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礼任研究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资深会员。

 

 

GBA Review 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