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科研動態【第17期】


【動態1】中國如何應對佩洛西訪台?

 

近幾年來,對中國進行全面戰略圍堵、打壓已經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基調,美國挺台的調門也隨之飆升,美台軍事合作的加深、擴大也呈現勢不可擋的趨勢。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茜·佩洛西(Nancy Pelosi8月竄訪臺灣引起了各方關注,甚至導致中美關係呈現新一輪的緊張。

 

從美國戰略部署的角度來看,佩洛西訪台既為了緩解拜登政權當前面臨的中期選情壓力,也是為了保持亞太盟友對美國的戰略信心。在面臨通脹壓力、能源危機和俄烏戰爭的情況下,美國需要彰顯對亞太盟友的關注與投入。佩洛西是當前美國第三號政治人物,此次不顧中方反對,竄訪中國臺灣地區,是對中方的重大政治挑釁,也將台海危機推至風口浪尖。

 

那麼,我們應如何把握佩洛西訪台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中國應該如何應對與回擊?首先,我們要明確,臺灣是我們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國必須對此作出有力有理有節的回應,顯示出中國維護領土主權的意志。其次,我方應該冷靜觀察,將佩洛西訪台這種挑釁行為納入美國對華(台)政策的大範圍內思考和應對。此外,還要在輿論上向美國公眾聲明,拜登政府在臺灣問題上製造衝突是為了掩蓋其內政不力的現狀;同時向臺灣當局聲明,美國的最終戰略目標是打代理人戰爭,把臺灣變成像烏克蘭那樣的戰爭泥沼。我們需要主動轉,逐步改變台海現狀,推進國家的統一。

 

0

眾議院議長南茜·佩洛西表示,她非常希望國會能為拜登總統的印太戰略出力

(圖源:紐約時報)

 

【動態2】安倍遇刺對中日關係的影響

 

20227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發表街頭演講時,被一名海上自衛隊的前隊員用自製的雙管槍近距離擊中後不治身亡。67歲的安倍曾兩次出任日本政府首腦,他不僅是日本首位出生于二戰以後的首相,還創下了日本憲政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紀錄。20209月安倍下臺後仍然以造王者的身份影響著他的繼任者的人選和日本的國政大事。安倍遇刺事件不僅震驚了世界,也將對日本的內政外交及中日關係帶來深刻影響。

 

安倍晉三被刺身亡後,自民黨內派系之爭將會呈現出此消彼長的態勢,現任總理岸田文雄有望從中獲益並維持現政權的穩定。與此同時,日本聯合美國、印度和歐洲制衡中國的外交和安全戰略將會維持下去,這一地緣政治大勢表明中日關係獲得改善的空間非常微小。此外,日本社會各個勢力會利用安倍遇刺這一事件加速他們既有的政治議程。自民党作為日本第一大党,會利用日本政界和民眾對安倍的緬懷之情來推進憲法修改議案的通過,這意味著日本安全政策獨立化的趨勢將會加速。

 

作為應對,中國必須以更現實的眼光看待日本,客觀地評估日本安全政策獨立化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儘管中日關係獲得改善的空間非常微小,目前美國在極力拉攏日本以抗衡中國的現狀,我們還是需要保持定力、靜觀其變,儘量不要因為安倍的離世而使得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

 

0

7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躺在奈良街頭

(圖源:新華社/美聯)

 

【動態3】斯里蘭卡破產對一帶一路的影響

 

近日,斯里蘭卡正經歷自1948年脫離英國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民眾陸續走上街頭,抗議物價上漲、物資短缺,譴責政府經濟管理不善。7月,斯里蘭卡總統出逃至新加坡,由總理代行總統職務。至今斯里蘭卡政府累計有510億美元的外債,其中欠中國65億美元,兩國目前正在就如何重組債務進行談判。

 

斯里蘭卡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其國家主權債務違約及破產勢必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影響,但是不應過度誇大這種影響。中國當前在斯里蘭卡投資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包括可倫坡集裝箱碼頭和漢班托塔港,斯里蘭卡破產給中方投資的碼頭與港口帶來了系統性損害,但合資經營的方式適度規避了政治風險。中國貸款約占斯里蘭卡外債總額的10%,是斯里蘭卡重組債務中最大的債權人。在斯里蘭卡優先償還國際主權債券和多邊銀行債務的情況下,中國成為了斯里蘭卡債務重組中的最大利益攸關方。

 

基於此背景,中方對策有三:一是積極開展國際輿論引導、維護中國國際聲譽;二是更加注重對外投資的經濟理性和風險管控;三是穩紮穩打推進一帶一路的長期發展。

 

0

俯瞰漢班托特港及園區

(圖源:人民網)

 

【動態4】越南走向全盤西化對中國地緣政治的影響

 

越南是目前國際社會主義陣營中除中國外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其革新開放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中國國內對越南的改革大體上有兩種看法:其一,認為越南在一些方面超越中國了,誇大越南的改革成果;其二,認為越南一如既往地在抄中國的作業,裝作越南什麼都沒有發生。這兩種看法不僅不科學,還很危險。與中國毗鄰的社會主義國家越南於1986年啟動革新開放,開始時的確是抄中國改革開放的作業,但近些年在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上,越南國內出現許多新的變化。隨著越南經濟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依賴性不斷上升,以及政治上趨於親西方的政策,越南全盤西化的可能性在上升而不是下降。

 

百年大變局下,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等事件此起彼伏,西方國家逐步放棄改變中國政治經濟制度,轉向塑造中國周邊環境,構建服從西方秩序的對華包圍圈。中越兩國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同為儒家文明國家,但兩國之間也存在歷史糾葛、南海主權糾紛與利益分歧。越南對中國的戰略意義顯而易見,已經成為美國西方國家試圖拉攏的主要對象。一個更加開放、更加發展且與中國關係更為緊密的越南是對中國的發展有好處的,而一個發展與中國漸行漸遠的越南則是需要警惕的,其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不可忽視。我們應在客觀研究分析越南革新開放的基礎上,對越南是否走向全盤西化作出理性判斷。

 

0

胡志明市夜景

(圖源:維琪百科)

 

 

編輯: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