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1】關於歐洲伊斯蘭困境的研究
近年來,歐洲爆發多起由伊斯蘭極端分子實施的恐怖襲擊事件,使得歐洲內部的穆斯林問題越發凸顯。隨著歐洲人口結構的持續變化,伊斯蘭激進思想蔓延、極端組織滲透等壓力越加明顯,歐洲內部安全受到嚴重挑戰。恐怖襲擊加上難民危機促進激進排外的極右勢力在歐洲迅速崛起,與一些穆斯林不斷尋求的“泛伊斯蘭主義”相碰撞,讓歐洲陷入衝突不斷的風險之中。
在歐洲推行“多元文化主義”背景下,伊斯蘭文化成功地在歐洲擴張。如何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遏制社會分裂,確保國家安全穩定,這是歐洲面臨的重大挑戰。伊斯蘭極端勢力興起推高了歐洲的安全風險,但也要看到歐洲排穆情緒加劇了文化分裂。歐洲伊斯蘭問題帶來的啟示是,應推動教育和經濟上的民族平等。
歐洲仇恨犯罪增速較快
(圖源:路透社)
【動態2】關於美國對華科技脫鉤的研究
2018年美國製裁中興和華為是中美新一輪“科技脫鉤”的標誌性事件。隨後特朗普政府開始大規模地動用外交、金融制裁甚至刑事手段打擊中國科研和技術產業。拜登政府上台以後,中美經貿安全關係已歷經多輪調整,但對華科技脫鉤一直是美國對華政策中較為穩定的“主線”之一。拜登政府在科技脫鉤的打擊面上有所收斂,但更為集中和嚴厲。例如,2022年10月7日美商務部明令“禁止美國人員在華服務中國芯片技術進步”,迫使大量在華美籍半導體行業技術人員回到美國。
2020年3月,波士頓諮詢發布報告,稱對華貿易限制可能會終結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圖源:波士頓諮詢官網)
2023年1月,拜登政府成功拉攏日本和荷蘭,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製程芯片製造設備。雖然這不會完全束縛住中國的芯片產業,但向中國發出了一個盟國之間相互團結的強烈信號。同月,美國開始停止頒發針對華為的出口許可。這些都是拜登時期“科技脫鉤”政策思路的一種體現,即更為精準、有效且有計劃地對華脫鉤。中美科技脫鉤仍是2023年中國面臨的主要外部風險之一。
【動態3】關於俄烏衝突與大國政治變遷的研究
俄烏衝突打響已有一年之久。值此時機,我們有必要對俄烏衝突作理性的回顧分析。目前,俄烏衝突陷入了拉鋸戰狀態,且有明顯的長期化趨勢。同時,美國和俄羅斯都在利用俄烏戰爭給中國製造難題。美國希望把中國塑造成俄羅斯的“幫兇”;俄羅斯則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給俄羅斯更多軍事和外交上的支持。未來,俄烏衝突有四種可能的場景:維持拉鋸狀態、烏克蘭勝利、俄羅斯勝利或戰爭擴大化。
中國在保持戰略中立的基礎上,要力促俄烏和平談判,對調停衝突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此外,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中國不應該“被結盟”。
烏克蘭軍隊在巴赫穆特承受著俄軍凌厲的攻勢
(圖源:路透社)
GBA Review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