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A科研動態【第34期】


【動態1】美國已進入經濟衰退

的重點觀察期

 

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美國經濟運行正從“結構性分化”向“全面下滑”轉變,其在今年下半年出現衰退的風險正逐漸加大。尤其值得重視的是,當前美聯儲與通脹的博弈已發展至最為關鍵的階段,高利率持續越久,對經濟活動的抑制以及對經濟主體的傷害越深, “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概率以及產生一系列外溢風險的可能性越高。

 

總體來看,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隱患均可能率先從美國企業債務問題中產生,其中的幾個方面值得後續重點關注。首先,在信貸收緊、融資成本快速提升的情況下,美國企業的債務違約問題將愈發嚴峻。就規模而言,2023年底到期的美國企業債務總額預計約為9000億美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債約為5700億美元,而2024年底到期的債務則將超過1萬億美元。鑑於當前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未來美國金融機構、製造業企業和商業地產公司等部門面臨的挑戰最大,可以重點跟踪。其次,與硅谷銀行事件類似,一旦某個知名且規模較大的機構發生債務違約並在行業內或行業間引發連環效應,將直接衝擊美國金融體系。此外,若美聯儲按照當前表態在下半年加息2次,將會對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可能出現大批企業倒閉,並引發大規模失業和全球性的需求衰減。

 

0

矽谷銀行破產後,大批儲戶在其總部外等待

(圖源:NBC News)

 

【動態2】中美“芯”競爭研究

 

隨著以ChatGPT等AI聊天機器人為代表的生成式AI的興起,AI大模型所展現出的歷史機遇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 AI芯片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技術,成為大國博弈的焦點,中美“芯”競爭也愈演愈烈。當前,美國對華“芯”競爭手段不斷升級、範圍不斷擴大,激烈化競爭的後果很可能是科技產業鏈去全球化,未來進入中美各自主導的“半球化”時代。但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尚沒有足夠的能力發展出一套完全脫離美國西方的技術體系,因此“脫鉤”不可能,閉門造車也行不通。

 

在未來競爭趨勢上,中美“芯”競爭發展趨勢會呈現出三大特徵:第一,生成式AI興起後,以AI芯片為核心的“芯”競爭不斷升級;第二,以“芯”競爭為核心的科技戰演變成科技金融戰的趨勢;第三,商界可能成為阻止中美競爭走向割裂化的重要力量。

 

為防止美國以“去風險化”為由在全球供應鏈上實行“去中國化”,同時提升我國“芯”競爭優勢,保障我國芯片產業和AI產業的發展,我國需要更加開放的政策,通過開放,進一步擴大技術和貿易合作,進而提升我國的全球技術領導力。

 

0

即使受到美國的製裁,中國的半導體產業

發展速度仍然是全球之最

(圖源:時代)

 

【動態3】北約在東京設辦事處

對亞太安全秩序的影響

 

據《日經亞洲》報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計劃於明年在日本東京設立印太地區的首個聯絡辦事處。這一消息向那些懷疑北約或類似組織在亞洲出現的人來說,提出了一個現實的警示。儘管剛剛結束的維爾紐斯(Vilnius)北約峰會上,有關設立辦事處的文字已從最終版本的領袖峰會公報中刪除,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一動議的終結;相反,這一動議在今後相當一段歷史時間裡一直會是亞洲地緣政治格局的核心問題。

 

要回答亞洲北約是否會出現的問題,必須重新審視“美國建立亞洲北約是為了遏制中國”這個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美國建立亞洲北約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遏制中國;建立這個聯盟本身也是其重要目標。

 

在北約建立之初,美國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戰略和政策轉變,從過去偏向北美地區霸權向全球霸權的轉型。這個轉變帶來了一個關鍵問題:如何使其他國家接受和發揮美國強大的力量。而北約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只有通過這個龐大的聯盟,美國的實力,特別是其軍事實力,才能在歐洲地區得以投射和發揮。在評估亞洲北約是否可能出現的問題時,我們不應僅僅將注意力集中在西方所謂的“中國的威脅”上。相反,我們應該從美國對其領導的單極霸權體系崩潰的擔憂角度來審視該問題。

 

1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參加北約峰會

(圖源:日本首相官邸)

 

*原創聲明:本文版權歸微信訂閱號“大灣區評論”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內容,侵權必究。公眾號授權事宜請直接於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權事宜請聯繫IIA-paper@cuhk.edu.cn。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