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2023.08.29
本文主要討論了當前社會出現中國經濟負面言論的原因,以及中國經濟未來多元化前景的可能性。文章指出,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新興產業正在崛起,但同時也面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挑戰。當前比任何時刻都更需要基於事實之上的理性思考和判斷,尤其是要拋開各種噪音,回歸到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對於一時喧囂的“資產負債表衰退”討論,本文指出這並非是日本或中國的特例,而是一種與現代信用貨幣體系相伴相生的共性問題。同時,作者還梳理出中國經濟增量的五大潛在來源,希望以此明確發展預期。
本文為IIA團隊“中國經濟的現狀與前景”系列評論文章,從不同視角聚焦當下中國經濟轉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供讀者參考。
今年以來,關於中國經濟的負面言論“不絕於耳”,在社會上保持了較高熱度,如“中國陷入資產負債表衰退”以及“中國式雷曼危機”等話題廣泛見於學者討論、社交媒體以及老百姓茶餘飯後的閒談中,這反映出社會各界在全球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以及我國經濟轉型進入“陣痛期”的背景下,對未來經濟走勢的高度關注以及存在偏謹慎甚至較為悲觀的預期。
誠然,對於如此體量的中國經濟而言,任何結構上的調整、變化都會產生較大的“連鎖反應”和“外溢效應”,觸及廣泛的經濟主體。更何況在疊加了三年疫情衝擊以及諸多地緣政治波動的情況下,悲觀情緒十分容易相互影響、集中爆發和被過度放大。而在以信用貨幣為基礎的現代經濟金融體系下,經濟參與主體的信心既是經濟運行狀況的客觀反映(結果),更是支撐或決定未來經濟活動的基石(原因)。
換句話來說,各方信心一方面來源於良好的經濟數據與前景,但其本身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經濟活動的每一位參與者都會通過自身信心的強弱來調整下一步的消費、投資等經濟決策,進而影響經濟全局。從這個意義上講,當前比任何時刻都更加需要基於事實之上的理性的思考和判斷,尤其是要拋開各種噪音,回歸到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凡事都有兩面性,當下“處處都是壞消息”這一現象本身就不符合常識。
尋常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和不尋常的信心崩潰
關於“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討論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從某種程度而言,這也可以算是今年各類悲觀情緒持續發酵的起點。鑑於許多專家學者基於專業的分析、比較和解釋,從不同角度為非專業領域人士了解這一現象及其機理提供了素材,這里便不再對其背景與內容進行介紹。但之所以選擇從“資產負債表衰退”說起,主要還是想撥開被專業術語所籠罩的“迷霧”,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並非是日本或中國的特例,而是一種屬於現代信用貨幣體系的共性問題,會周期性出現。
從歷史視角來看,“資產負債表衰退”描述的這種現象最早出現於著名的大蕭條,也被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於1932年總結為“債務—通縮”理論,即當經濟系統受到高債務衝擊且價格水平下跌時,家庭與企業背負的實際債務負擔加重,導致消費、投資縮減,進而使得價格水平繼續下降,由此陷入債務與通縮相互作用的惡性循環。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居民部門借入100萬元的貸款,購買了相應價值的房產。由於趕上了資產泡沫,房產價值在之後迅速跌到50萬元,此時負債並沒有減少,由此該居民部門未來投資和消費的意願、能力受到嚴重衝擊。企業部門的情況會更複雜一些,因為貸款購買的資產可能還包括設備、土地等,且債務可以清算、重組,但其原理是一致的,即“資產軟、負債硬”。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其根源在於以信用貨幣為基礎的現代經濟金融體系,在該體系下,貨幣從發行到擴張均伴隨產生著各種各樣的債務關係且被層層放大,這也意味著“資產負債表衰退”是無法避免的,總會在經濟周期與債務週期交織的過程中不斷發生。所以,關於“資產負債表衰退”的討論應置於各個國家都曾遇到的共性問題這一維度上,例如剛才提到的大蕭條、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都是這一現象的代表。
然而,共性問題並不表示歷史總會重演,從各個國家發生的情況來看,“資產負債表衰退”產生的節點、發展的軌跡以及影響程度等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國別差異,其中既有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大蕭條、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這樣痛苦且漫長的案例,也有2008年金融危機後快速從一片哀嚎中走出的美國經濟。這些差異也讓我們客觀感受到,確實需要吸收與“資產負債表衰退”有關的一系列教訓,但又缺乏可以全面借鑒的案例,尤其不能“對號入座”。
與此同時,這也激發出新的思考,即同樣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為什麼後續的發展出現較大分化?簡單總結,可能取決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是資產縮水的幅度,可以理解為泡沫的高度;其次是後續修復措施的針對性和及時性;最後就是國家的製度和文化等長期性因素。綜合來看,這三方面都緊緊圍繞著“信心”二字。為什麼有些國家能夠快速恢復,為什麼有些危機曠日持久,都要看是否出現了不可逆的信心衰退,即不尋常的信心崩潰。圖1為日本個人貸款的歷史數據,反映了信用擴張受脆弱信心影響的長期過程。
圖1:1986年-2023年日本消費者貸款數據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對於我國而言,當下經濟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最為關鍵的階段,一方面是近年來新興產業積累的大量投資正轉化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華為、比亞迪、大疆、字節跳動等民營龍頭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5G通信設備、高鐵、民用無人機等終端產品,這進一步表明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正不斷壯大;另一方面,隨著投資收益率的下降和擠出效應的增強,以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為抓手的舊驅動模式也開始逐步調整併進入新發展模式。
在這個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在客觀上嚴重削弱了新引擎對經濟的支撐能力和經濟主體的信心,增加了轉型的“陣痛感”。例如, 從7月周邊國家的出口數據來看,日本出口額同比下降0.3%,為29個月來首次下降;韓國同比下降16.5%,連續第十個月下滑;越南同比下降3.5%,連續第五個月下滑,也創下14年來最長連跌走勢。因此,在這個節點,更要理清經濟轉型和進一步發展的客觀基礎。
從城鎮化率看經濟進一步
轉型的客觀基礎與時機
當下的擔憂普遍集中在房地產領域,我們從城鎮化這一項與房地產發展息息相關的視角切入,來觀察相關變化。經驗地看,對於後發經濟體或經濟發展初級階段(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而言,城鎮化建設對拉動經濟增長具有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這也易於理解,即隨著人口向城市集聚,企業經營、生產以及銷售的規模效應得以發揮,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等傳統要素的持續投入得以產生可觀回報,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為城鎮化率與GDP的同步高速增長。
當然,也存在一些反例,如拉美地區,這主要取決於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速度是否大幅超過城市資源的容納和治理能力。但總體上,城鎮化建設為第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需求預期,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沒有跳出這個基本規律,只是我們的人口體量更大,更不容易協調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節奏。
而隨著城鎮化建設節奏的放緩,發達經濟體開始從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向服務業、工業共同發展的多元經濟轉型。當然這個過程也包含著其他條件的成熟,例如根據張斌教授的梳理[1],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西班牙、韓國等國家的第二次轉型均呈現高度類似的規律性現象:即人均收入達到8000-10000國際元附近,工業增加值/GDP比重達到40%左右的峰值以後,開始發生從工業到服務業的結構轉型。
而從城鎮化的數據來看,上述國家二次轉型起點也伴隨著城鎮化階段高點的出現。例如以其中同樣是位於亞洲的工業化國家為例,日本的二次轉型元年為1970年,韓國為1992年。圖2展示了這兩個國家城鎮化率的歷史變化,基本都是在達到75%後開始大力發展高端製造、科學技術以及服務業等產業。而日本的例子又進一步提供了一個歷史不會簡單重演的角度,其城鎮化進度在70年代逐步放緩,但房價卻於80年代中後期出現了快速上漲,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價格上漲是脫離了客觀基礎的。
圖2:日本和韓國的城鎮化率(單位為%)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相較而言,中國的城鎮化率在2022年底剛剛達到65.22%,仍然處於上升通道且具備緩慢增長的空間,這表明房價平穩運行和房地產業進入新發展是存在客觀基礎的。當然,考慮到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多樣化程度高以及農業的勞動密集度相對較高等因素,中國的城鎮化率很難也沒有必要達到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水平,進一步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較低,這也代表經濟結構迎來了最為重要的轉型窗口期。
一方面,從發達國家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房地產及相關行業在城鎮化後期依然是經濟的支柱產業,創造的增加值始終排在各行業的前列。同樣地,房地產行業也是中國經濟運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隨著前一階段高槓桿高周轉經營模式的逐漸出清,房地產行業“化療”已見成效。未來在城鎮化率緩慢升高的背景下,房地產業的投資、開發、銷售會向新的增長速度靠攏,並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細化產業分工,如打破當前主要以商品房為主的發展格局。
另一方面,未來需求的來源及結構將變得更為複雜、多元。例如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城鎮化發展後,美國知識密集型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提速發展,來自生產、生活以及國際貿易等方面的新需求不斷湧現。當然,即便是明確了經濟結構向更加多元化發展這一路徑轉型,對於佔世界經濟比重已達18%的第二大經濟體而言,依然缺少可以全面借鑒的模板,需要結合國際環境、產業發展、居民消費結構以及人口變化等客觀條件與規律進一步摸索。總體而言,一方面要加強存量經濟的資源配置效率,做好運營者;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挖掘、發展其他多元化的增長點,如就業密集度高的服務業、加強前沿技術在經濟領域的應用轉化等。
增長新動能及其前景
基於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中國政府的政策佈局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等維度的考量,梳理出未來經濟發展的一些重點方向。這些方向並未以現有行業分類為標準,主要是突出需求的確定性強,以及增量空間足等特點,為明確未來的發展主脈絡提供一些思路。由於作者的理解和觀察有限,肯定也無法包含未來全部的發展方向,只是盡量抓住一些主要的增量來源。具體而言:
一是以人為中心的質量型城鎮化。儘管從發展的速度和空間來看,中國城鎮化建設已過高峰,但在質量提升方面仍然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而言,城鎮是承載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空間、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協調區域發展、提升生活質量的關鍵抓手。未來圍繞“以人為本”,可通過盤活、完善存量以及挖掘增量等方式激發經濟活力。 (1)完善多層次的城市住房供給體系。一方面是改善型住房。當前,老百姓對居住條件、品質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產及以上人群仍具有較強的“住好房”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完善涵蓋公租房、共有產權房、保障性住房等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 (2)城市的改造、升級以及美化。主要涉及老舊小區改造、智慧城市和美觀城市建設等方面。其中,從數據來看,2022年1—12月,中國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共5.25萬個。據長江證券測算,全國約40億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的投資額將達萬億以上[2]。 (3)鄉村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具體的建設方向包括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完善服務供給,推動供水供氣供熱管網、各類道路資源、冷鏈物流、市場以及5G數字化網絡等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 (4)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目前,中國一、二線城市以約佔全國5%的土地面積吸納了近4億人口,而近1900個縣城的平均城鎮化率只有24.2%[3],具有較大的增量發展空間。未來,縣城將成為培育產業、吸引人口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發力點。例如積極搭建產業園區平台,提升現有產業園區能級,提高縣城產業發展的承載能力;鼓勵小城市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等等。
二是雙碳目標下的綠色發展。中國於2020年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明確目標。隨著該目標的持續推進,相關行業的需求有望持續提升。其中按照供給和消耗等環節劃分,未來綠色發展的重點方麵包括:(1)清潔能源供給。預計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將進一步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更大幅度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若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2030年達到25%左右,表明接下來中國能源供給增量的70%以上以非化石能源為主[4]。 (2)工業綠色升級。中國工業能源消費量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超過65%[5],是能源資源消耗的重要領域之一。因此,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中,工業領域的綠色轉型將帶來較大發展空間。 (3)綠色能源消費品。未來包括智能家電家居、綠色建築、綠色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在內的綠色消費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未來的智能家居家電可實現手機一體化控制
(圖源:騰訊雲)
三是滿足美好生活需求的產品與服務。中國的恩格爾係數在2019年已降到28.2%,基本上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表明居民消費進入升級和多元化發展通道。同時,隨著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以及消費主力交替至80、90後一代,消費的結構、品質、個性化服務等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未來發展空間較大的方面可能包括:(1)大健康產業。不僅指個體身體健康,還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等多個維度,更加強調全局性和全週期性。產業層麵包括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以藥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以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以養老市場為主的健康養老產業等等[6]。從各類規劃綱要粗略估計,到203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提升至16萬億元。 (2)旅遊文化產業。據牛津經濟研究院為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所做的研究顯示,到2032年,中國觀光旅遊市場規模將居全球之首,達到3.9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據WTTC預計,未來十年,全球旅遊業將新增1.26億個就業崗位,預計近一半的旅遊業新增就業崗位將出現在中國和印度,其中25.5%在中國,印度佔20.4%。未來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努力發展跨境旅遊是重要方向。 (3)國潮消費品。近年來,運動、快時尚、美妝等各行各業湧現出的國產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國潮經濟的發展幫助中國品牌商家更多走向海外市場。 (4)精細化、高質量的現代金融業。中小企業和廣大居民能夠獲得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十分有限。未來中小銀行、資本市場將向多元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四是在地緣政治影響下部分產業的“被迫替代”。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分化動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產業鍊和價值鏈重構的跡像明顯。具體地,(1)集成電路。根據IC Insights數據,2021年國產集成電路規模佔中國集成電路規模的16.7%,總體自給率仍相對較低。其預測2026年國產集成電路規模佔比將增加至21.2%,這一水平僅佔全球集成電路市場的10%左右[7]。 (2)航空製造。航空製造是衡量一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其中,中國大飛機產業由於前期發展相對落後,自主配套佔大飛機總體不到40%。隨著C919的發展,未來無論是上游基礎材料端還是中下游機載系統、動力系統等都將為國內企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這裡強調的是“被迫替代”,因為我們繼續實行開放政策,而不會回到過去的“自給自足”的封閉政策。
五是脫胎於前沿科技的新興業態。當前各項顛覆性技術的發展速度正以指數級展開,過去科技的更新換代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現在可以在一兩年內完成。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大量新型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進入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這些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應用於經濟領域,不斷催生出新的經濟方式、新的產品、新的規則和新的業態。新興業態發展雖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已展示出巨大的前景:(1)人工智能產業。人工智能在醫療、金融、交通、教育等領域應用日益廣泛,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中國信通院數研中心測算,2021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達4041億元人民幣,在全球佔比仍有上升空間。特別是近期崛起的ChatGPT被認為能夠對教育、醫療、金融、消費、媒體、服務和製造等眾多產業及商業模式帶來變革性影響;(2)商業航天。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航天產業規模的日益擴大,全球商業航天迅速發展,以運載火箭發射、低軌互聯網星座、太空旅遊等為代表的商業航天活動不斷取得新進展。總體而言,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核心在於從政府到企業和居民的每個部門都能開發和適應多元化思維,涉及從治理體係到金融體係以及理念的全面轉型。
時空道宇“一箭九星”量產衛星于2022年6月成功發射入軌(圖源:上海中新社)
注釋:
[1]《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政策變革》——張斌(2023)
[2]《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開工計劃數回到歷史高點,萬億級市場將拉動樓市消費新需求》——劉詩萌(2023)
[3] 《科學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黃建洪(2022)
[4] 引自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於2020年12月在國新辦發布會上的發言
[5] 《工信部:嚴格控製鋼鐵等重點行業用能規模》——中國新聞網(2022)
[6] 《大健康與大健康產業的概念、現狀和前瞻——基於健康社會學的理論分析》——唐鈞(2020)
[7] 《IC Insights:2021年中國大陸晶圓製造僅佔國內IC市場份額6.6%》——199IT編譯(2022)
本文作者
包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研究員。
*原創聲明:本文版權歸微信訂閱號“大灣區評論”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內容,侵權必究。公眾號授權事宜請直接於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權事宜請聯繫IIA-paper@cuhk.edu.cn。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