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院每週科研動態【第5期】


來源:GCCS微信公眾號

 

【動態1雙減政策下教培行業新動向研究

 

近年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課外輔導盛行引發義務教育失去公平性、以及教育培訓消費使得家長經濟壓力驟增等社會亂象日益嚴重,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今年7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雙減政策的出臺釋放了想要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的信號,既對學校育人水準的提升提出切實的要求,也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持續全面地規範化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為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雙減政策的推行,確實讓課外培訓機構從市場上大面積消失,但教育體系的一些弊端並沒有從制度上得到根本改善。家長和孩子期望進入重點高中、名牌大學的需求依然存在,簡單的一刀切,只會造成更大的教育焦慮。而教培行業以一對一私人定制家教等名目換個馬甲繼續從業,在高壓之下向非正規化、甚至全面地下化轉變,反而在經濟上加重了一般家庭的負擔,從而在事實上加劇了教育資源獲得的不公平性。

想要解決課外培訓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還需從根源入手,先解決涉及義務教育中的深層問題,使課外培訓需求降低。其關鍵在於提高學校辦學品質和課內教育效能,實現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和教學品質的均等化,以及破除唯分數論等等,這樣才能真正緩解廣大家庭所面臨的教育困境,也是下一階段中國教育改革需要面對的挑戰。

 

【動態2】新ICT時代中國的資訊與通信技術產業發展將何去何從? 

 

當今世界,正在走向一個智慧化、萬物互聯的IT”時代,資訊與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發展對於每個國家都至關重要。無線網路技術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無線電頻譜具有公共資源(common goods)特性,而電信網路具有顯著的網路規模經濟效應。無線通訊的治理須兼顧兩個目標:一,有效利用公共資源、防止多標準通訊互相干擾的公地悲劇;二,在防止自然壟斷的前提下,實現規模經濟。這些目標決定了目前國際無線通訊治理的基本模式,即國際層面選擇少數通用的無線通訊標準,國家層面則將頻譜分配給少數寡頭運營商,按照通用標準建設大規模無線通訊網路。

全球無線通訊的治理模式進一步塑造了相關產業鏈的格局。通信產業鏈根據無線通訊標準生產相關設備而系統集成商(往往也是通訊標準的提出者)是通訊產業鏈的核心。如同樂團的指揮,系統集成商指揮供應商按照無線通訊標準這個樂譜生產研發,產業鏈上的大量企業也高度依賴少數系統集成商。少標準、大網路的全球治理,則意味著少數系統集成商及其供應商在全球贏者通吃。

全球無線通訊標準的選擇,從源頭上影響了產業鏈格局。這一關鍵過程在少數國際組織,如ITU3GPP中形成。在4G時代以前,西方政府和跨國企業主導了這些組織。在此之後,隨著華為等中國企業的興起和國家對標準的重視,中國逐漸在這些組織裡掌握了更多話語權。目前西方國家也將減少中國在這些組織的影響力作為戰略重點。中國在無線通訊標準制定的崛起過程和建立的核心優勢值得我們仔細研究。同樣需要關注的是,在許多非無線通訊領域,為什麼中國擁有強大的技術,擁有高科技的領軍企業,卻沒有自己的標準?如何讓中國的標準走出國門,成為國際化的準則?這都是我們下一步需要求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