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高等教育枢纽如何推进“一带一路”?


导读 · 2023.10.11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八周年。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是由西安交通大学于2015年首倡发起,与海内外大学结成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合作平台。截至2022年10月,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大学成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形成了遍布世界五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并开展了多元交流合作。

 

10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受邀参加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论坛”,并以“高水平开放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题作主题演讲。郑永年阐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国际公共品的重要性,认为其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和世界和平,是促进国际发展的有效武器。他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和意识形态之争等,这些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学术交流。郑永年强调,中国要在教育领域进行高水平开放,甚至是单边开放。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需要把西安这样的教育重镇转型为世界级高等教育枢纽,以高等教育带动周边国家发展,为“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国家提供更好的国际公共品。

 

今天,我想就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水平开放谈三点我的看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
重要的国际公共品

 

我想讨论的第一个观点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公共品,同时它也是提供其他国际公共品最有效的手段。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叫“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教育不应当分阶级或者阶层来进行,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或者说,对一个国家来讲,教育就是一种公共品,人人都应当享受。我们可以延伸一下说,教育也是一种国际公共品。我自己先后在中国、北美接受教育和工作,后再在欧洲、东南亚长期工作。这种经历告诉我,其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是“有教无国”,理想地说,高等教育不应当有国界,因为经验地看教育本身就是很好的国际公共品。一个人在一个国家出生,在另外一个国家接受教育,再在不同的国家工作,这种方式本身就会促进各个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文明互学互鉴,而文明互学互鉴是要通过人的,人是主体,正如今天我们在西安进行交流。在文化传播方面,西安这个城市有着特殊的地位。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在古代中国大唐盛世之时,唐朝周边各个国家的学者都慕名而来中国取经,学习先进文化和知识,逐渐形成了人们日后所见的儒家文化圈。与此同时,中国也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用今天的话来说,各国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贸易往来等因素就是增进国家之间交流和保障国际和平的最重要的方法。

 

0

西安交通大学校门

(图源:央广网)

 

再者,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促进国际发展最有效的武器。在过去40年间,也就是1980年以后的40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些美国学者所说的“超级全球化”。“超级全球化”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在国际层面相对自由的流动,对推动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像我们这个群体,从西方国家接受教育以后回国服务,或者去其他国家工作,不管以何种方式,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的情形也是一样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接收了大量外国留学生,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回国服务,成为他们国家发展的一部分,且同时这些学生促进着国家间的相互了解,这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刚才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先生在演讲中强调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世界性问题。我想再强调一下,世界性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性的教育。如果高等教育国际化能继续顺利推进,那么它对我们下一步解决世界性问题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武器。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
面临严峻挑战

 

我想讲的第二点,就是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巨大挑战。这个世界不太平,俄乌冲突还在进行,而现在我们又看到了以色列跟哈马斯的战争。在国际层面,一些西方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盛行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逆全球化的趋势。美国挑起中美贸易冲突,对世界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实际上,无论是地缘政治冲突还是贸易保护主义,都对我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中美关系不仅影响着我们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国际化,更影响着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交流。地缘政治变迁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除了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意识形态也在影响教育的国际化。美国总统拜登把中美之间的微妙关系形容成“美国民主”跟“中国专制”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这种意识形态之争对学术界学术交流的打击是巨大的,导致了学术交流的过度政治化。美国把国家安全和高等教育捆绑在一起,不仅影响中国,也影响了美国本身。美国以前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但是现在也收紧了移民政策。对高等教育的过度国家安全化,导致美国限制中国理工科人才赴美留学。美国安全机构已经对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学者构成了巨大的困难,甚至使其处于不安全的境地。现在,甚至有一些正常的学术活动也很难进行。与此同时,一些美国朋友受美国政府安全政策的影响,觉得到中国来变得“不安全”了。

 

实际上,我觉得教育过度“国家安全化”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一种国际公共品,中美之间或者中国和任何一个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不过,从长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希望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因为没有一个政府有必要、有能力来阻碍教育界的国际交流。如果所有国家都把安全放在最前面,追求绝对的国家安全,那么最终这些国家是最不安全的。以美苏冷战的经历来看,一个分裂且互相封闭的世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不安全的。因此,作为高等教育者,我们还是要寻找各种方式来克服各种困难,从而继续我们的国际交流。

 

中国应如何继续推动
高等教育国际化?

 

我想讲的第三点,面临今天严峻的局面,中国可以扮演何种角色、能做什么来继续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家都注意到了,去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提出来一个新概念,那就是中国要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以前中国讲开放强调的是“开放政策”,现在我们正式把它提升到“制度型开放”的高度。这表明中国的教育,尤其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高等教育,会越来越开放。我们最近也在强调中国的高水平开放。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更需要实现高水平开放。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和意愿。大家看到,中国的华为公司最近在芯片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传统上,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贡献是非常大的。历史地看,科技应当没有国界。正如教育“有教无类”“有教无国”一样,科技也应当是没有国界的。无国界的教育和科技能有效增进全人类的福祉。

 

1

2021年6月7日,首趟长三角地区开往匈牙利的中欧班列从浙江金华出发,开往布达佩斯

(图源:视觉中国)

 

在这方面,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要对教育领域进行高水平开放,甚至是单边开放。尤其应该针对“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国家进行单边开放,因为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很多国家在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培养“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学者,就像美国二战以来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一样。应当指出,美国的教育界与美国的行政当局和冷战派很不一样,教育是需要国际化的,美国教育界也在继续以各种方式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同样,今天中国要对“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国家的高等教育方面做一些特殊的安排,促进“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在的中国有能力、有意愿提供高等教育这样一个国际公共品。在国家层面,中国把“一带一路”本身界定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种国际公共品。我们进而也可以认为,教育是国际公共品里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体到今天的西安,我们应当怎么办?今天的中国有四个城市有巨大的潜力成为四大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枢纽,即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北京、上海和广州无疑是中国的一线城市,也是中国的教育重镇。西安尽管不再是一线城市,但依然是中国的教育重镇。前面陕西省领导的演讲中已经提到,仅仅是高等教育学府,陕西省就有111所,而且大部分集中在西安。一个城市拥有这么多的高等学府,这样的情况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也并不多见。

 

不过,今天我更想强调的是,我们需要把西安这样的教育重镇转型为世界级高等教育枢纽。中国的区域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东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很发达,京津冀也不错,但包括西北五省在内的地区则相对比较落后。中国发展有效经验的第一条是“要致富先修路”,这一条行之有效。在过去数十年间,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硬基建”,即基础建设投资,这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投资教育。或者说,我们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尤其是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投资“软基建”。像公路、桥梁、港口和高铁这些都是硬基建,而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便是软基建。高等教育无疑是软基建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要跨越学界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要实现我们所说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无疑非常关键。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基于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升级,就很难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就内部发展而言,高等教育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国际层面,西安更需要建设成国际高等教育枢纽。中国西部的发展必然具有辐射和扩散效应,有助于带动中亚、西亚、南亚等周边地区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教育能够释放出强大的辐射力。从工业化开始之后的250多年以来,大家投资什么都会过剩,但投资教育和科技永远不会过剩。我们希望,国家在下一步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大量投资教育,大量投资科技。

 

3

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一同接受教育

(图源:美国国际教育协会)

 

这也意味着,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要把国际教育的“丝绸之路”走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存在的意义可能被低估了。我们可以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这个大学联盟下一步该怎么走?中国提出了很多好的政策目标,包括睦邻、安邻和富邻。我们既要跟邻居国家和平相处,更需要邻居国家稳定和富裕。因此,我们在考虑本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而高等教育就是带动周边国家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中国能够提供给“一带一路”沿岸沿边国家最好的国际公共品之一。

 

GBA Review 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