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勳宇:河套合作區如何實現人才的地域嵌入? | 全球灣區觀察


導讀 · 2023.9.14

近年來,中國針對橫琴、前海、南沙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都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舉措,8月29日,中國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 簡稱《規劃》),地處香港特別行政區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帶的河套合作區又作出了專門部署。

 

本文針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提出了人才工作上的建議。 作者首先分析了河套合作區在人才工作上的獨特優勢,包括產業園模式定位、政策支援力度和地理位置,這為人才工作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作者指出,目前人才工作仍存在完整性不足、政策工具單一化、參與主體缺乏多元性等議題。 最後,文章提出應加強人才載體建設,提高各環節聯動性,採用多樣化政策工具,實現多主體協同參與,以此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實現人才的地域性嵌入,為河套合作區高水平建設提供 人才支撐。

 

本文內容出自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該研究中心致力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支持區域高品質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綜合 性科研平台,研究範圍主要包括政策評估、社會治理及都市規劃等國家重大發展議題。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的印發,再次確認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下簡稱河套合作區)在深港合作中的重要性,也從頂層政策制度層面對未來 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目標。 未來河套合作區將致力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據點,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不可否認,河套合作區在促進區域協同發展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因此,河套合作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中對接香港、溝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的確在未來大灣區的發展和國家“走出去”戰略中應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如何發揮其磁吸作用,吸引香港乃至全球各地的人才,以構築「國際創新人才港」則是重中之重。

 

0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示意圖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毋庸置疑,當前國際競爭和大國博弈不再是過往以經濟體量為核心的對比。 尤其是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序幕的拉開,科學技術推動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成了各國高度關注的要點。 科學技術如何推動國家發展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這就需要考慮到一個核心要素,即人才。 如何做好人才工作,實現人才強國發展策略,因應新環境新挑戰,是國家未來建設發展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麼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一再強調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的指示,我們要「堅持黨管人才,改革人才管理體制機制,營造識才愛才用才的環境,用好人才、發揮人才引領的潛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際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速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 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的戰略[1]。 河套合作區則是一個非常好的人才工作平台。 借助河套合作區的優勢,也更有利於我們人才高地的建設工作。

 

河套合作區何以成為
人才工作的重要平台?

 

作為深圳經濟特區下一塊重要的“試驗田”,河套合作區的優勢不僅在於能夠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而且也是一片引才聚才的“強磁場”。 這種磁吸力的產生主要得益於河套合作區的獨特優勢,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河套合作區「產業園區模式」的定位決定了其在人才工作上的適宜性。

 

「產業園模式」可以說是當下區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載體。 「產業園區模式」對於區域的貢獻是全方位的,包括促進經濟規模發展、集聚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和推動區域內的協同發展[2]。 河套合作區也屬於「產業園區模式」下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一類產業園區。 儘管這類型的園區主要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主要驅動力,但是在這過程也產生了知識價值創造的集聚效應,而其中的人力資源作為一個重要的要素自然也會被集聚於此。 人才資源必然貫穿科創生態的每個環節,包括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等。 因此,我們認為基於這個定位對於在合作區進行人才建設工作非常適宜,合作區內的各種要素的發展也是為人才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陽光和空氣,滋潤著人才的生長。

 

第二,河套合作區政策制度支持力道保障了其在人才工作上的可行性。

 

河套合作區作為國家層級和特區層級一個重點工程,在政策層面也具有其優勢的地方。 河套合作區的政策與實務探索早於1995年就已經開始。 初期是以深圳河治理為核心,隨後逐步向探索深港邊界區合作。 從政策上來說,2008年的《落馬洲河套地區綜合研究合作協議書》是河套合作區的探索簽署的第一份政策。 接下來兩地在2017年又簽署了《關於港深推動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 從2017年開始,河套合作區在製度和政策層面的探索越來越多。 之後也公佈了一系列的合作安排、實施細則等。 截至2023年8月,已經有超過10多個國家、省、市政策綱領提及河套合作區的發展議題。 這些政策中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業孵化、便民服務等創新的政策機制。 這些政策條例恰巧也成了河套合作區招才引智的重要工具。

 

1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第三,河套合作區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為其在人才工作上提供了便利性。

 

地理位置是人才工作開展中非常重要的要素。 相較於內地欠發達地區,無論是河套合作區的位置,或是深圳的位置,都非常有利於人才建設。 深圳處於整個大灣區的核心位置,而河套合作區則是核心中的核心,在內聯外接方面都非常便利。 尤其是緊鄰香港,愈發能夠將其「中間人」的角色擴大。 對內,能夠充分吸引週邊人才,同時也能藉助其政策紅利,吸引全國各地的人才聚集到灣區和深圳。 對外,則可藉助香港與世界各國形成的網絡,吸引來自各個專業領域和各國的人才資源。 如此一來,以河套合作區為基礎,進行人才工作將會非常便利。

 

河套合作區當前人才

工作中可改進的空間

 

儘管河套合作區內的發展聚焦於科技創新,但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也設計了一系列與人才相關的措施。 這些助力式的措施總共可分為七個子版塊,分別是資金支持、空間支持、人才支持、生活服務、政務服務、聯檢服務和港澳一站式(見下圖)。 從整個架構不難看出,河套合作區對進駐園區的個人和單位都提供了多樣化的支援。 尤其是個人層面的支持也較為豐富。 從人才工作層面來說,目前河套合作區的相關措施基本上已經囊括了人才工作中較為重要的四個面向中的三個版塊,即引才、育才和留才。

1

河套合作區人才相關措施一覽

 

具體來說,在「引才」方面仍是以資金補貼、工作環境營造、科學研究和創業設施配套等方式支持。 上圖中空間支援和資金支援部分的內容多數就集中在工作環境和配套設施提供等兩方面。 此外,對於引進的尖端科學家則是提供豐厚的獎勵計畫。 「育才」方面表現為合作區內針對不同的引進人員提供了各種類型的培養計劃,如「聯合培養人才計劃」針對的就是港深聯合培養。 「青年科學家培養計畫」則是專門針對深圳園區進行學術研究活動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支援計畫。 「留才」則是透過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政務服務,以及多樣化的工作條件改善來確保留住合作區發展所需的人才。

 

相較於許多城市地區的人才政策與工作,河套合作區的政策多元性、政策支持力道都非常大。 現有的措施基本上對於引進人才的工作進行和生活環境都給予了較大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河套合作區對人才工作的重視程度。 但難免還是會存在一定的限制。 具體來說,我們認為目前河套合作區的人才工作在以下三個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第一,人才工作的完整性。 一般人才發展的過程以及政策設計都會包含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四個主要版塊。 從河套合作區現有的政策和規劃來看,主要仍是集中於引才的部分,而育才和留才的部分雖然有涉及,但是相對較少。 最重要的是現有體制中基本上看不到關於用才部分的論述。 事實上,完善的人才政策應該包括上述四個面向的內容,且不同版塊之間也需要形成較強的邏輯性、連動性,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實現「閉環管理」的系統效應[3] 。

 

第二,人才工作措施複合性。 在政策工具的選擇上,河套合作區的做法與大多數城市和地區大致相同,主要都是以物質激勵為主優化服務為輔。 如上文所述,經費獎勵和經費支持(包括創業和研究經費支持)是較常見的措施,同時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支持。 基本上大部分地區在競爭人才的時候,大都在這兩個方面加碼,以吸引更多的緊缺人才。 事實上,這些條件的改善在短期內的確可以吸引人才,但長此以往這些支持則會顯得微不足道,影響日漸降低。

 

 

2

2022香港回歸25週年,有屋苑掛滿國旗及區旗

(圖片來源:明報)

 

第三,人才工作參與的多元性。 目前的人才工作及政策的參與主體仍以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為主。 如人才評定等都是以政府設計的方案為主,這樣子的考量在某種程度上缺乏科學性。 畢竟政府部門並不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地了解人才以及人才需求、缺乏包括雇主在內的其他主體的參與是當前人才工作的弊端。 儘管政府作為人才工作的主導者,但實際育才和用才方面,還是以雇主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為主。 雇主才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以及如何有效地長期進行人才工作。

 

河套合作區如何實現
人才的地域嵌入?

 

作為國家區域協同及創新發展的重要試驗場,河套合作區將肩負更重要的使命與職責。 而能夠順利完成這些使命的核心就在於人才工作的改善。 只有將各類人才匯率於此,且能長期紮根於此,才能夠更好完成國家賦予的重大任務。 因此,積極實現人才的地域嵌入對於河套合作區的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 「人才地域嵌入」強調的是人才的高穩定性和低流動性。 結合多數城市的人才工作狀況,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大城市或二、三線城市,都面臨留人難的困境。 因此,我們認為只有實現人才的地域嵌入,才能夠更好地應對這個問題。 針對河套合作區的情況,未來的人才工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完善,以實現人才地域性的嵌入。

 

第一,努力搭建人才載體以實現人才的嵌入。 人才載體的搭建是人才嵌入的第一步。 吸引高精尖創新人才必須依賴一批一流的人才載體。 河套合作區的目標是打造創新中心,而對創新中心來說具有一批高品質的人才載體非常重要。 高品質的人才載體需要具備的是開放、多元和包容的特徵,而其目的在於能夠為區域建設源源不斷地吸引人才,也能夠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平台,以此加速科技創新以及成果轉化。 因此,在河套合作區打造一批高品質的人才載體平台是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一步。

 

第二,進一步提升人才工作各環節的連動性。 人才工作不能只是單一的“引才”和“育才”,對於“用才”和“留才”也需要給予同樣高度的重視程度。 否則,如此的措施只會使得人才流動率的提高,不利於人才的嵌入。 在「用才」和「留才」方面,我們要實行科學化管理,要有專業的、權威的帶頭人,也需要營造信任和包容的環境,這樣的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實現人才的可持續 發展。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實現“引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的有機銜接,形成有效的“閉環管理”,這樣能夠保證河套合作區人才工作的高質量水平推進。

 

2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第三,充分採用多元化的政策工具來進行工作。 政策工具的多元化是未來人才工作一個重要因素。 人才工作中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三類:供給型政策工具(人才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等)、環境型政策工具(人才目標規劃、策略性措施等)及需求型政策工具(服務外包、海外人才 機構使用等)[4]。 而當下以物質獎勵和優化服務等供給型政策工具為主的措施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下人才工作的可持續性。 為了實現人才的嵌入,河套合作區有必要均衡性綜合採用供給型、環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尤其是加強環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如此才能夠在吸引到高品質人才後 確保人才的高比率嵌入。

 

第四,積極實現人才工作多主體之間協同。 政府確實是人才工作中重要的參與者。 但是,未來的人才工作方向需要強調的是多元參與者協同。 要實現人才真正嵌入到區域發展,以後我們的人才工作無論是引才還是後續育才、用才,我們應該多多參考雇主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的意見,以精準吸引合適的人才。 作為國家和社會治理體系中的一部分,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應該積極鼓勵參與治理過程中。 尤其是在人才工作中,應該實現「人才本位、專業力量本位」的模式,而不是繼續扮演「全能」政府[5]。 除此之外,河套合作區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優勢,因此人才工作的發展也需要積極考慮「香港」在過程中的角色和角色。 作為國際都市,香港在國際人才吸引上尤其優勢。 未來河套合作區需要更多香港人才的加入,同時我們需要全球各國和地區的能人的參與。 因此,香港必然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結語

 

作為國家頂層設計中的四大平台建設之一,河套合作區的規劃和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它將有潛力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化高水準的科技創新平台。 河套合作區未來將會形成大面積高效率的輻射效應,帶動深圳、大灣區,甚至整個國家科技創新的發展。 而這些目標實現的前提,就是確保具有國際化視野、高品質技術水平人才的嵌入。 人才的競相湧入,才能夠為河套合作區創造更多的科技成就。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出席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演講[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8/content_5639868.htm,2021-09-28 .

[2]招商銀行研究院.星漢燦爛:產業園發展特性、模式比較與策略建議.

[3] 趙全軍, & 季浩. (2021). 政策創新與制定失靈-基於「人才爭奪戰」的場景分析. 浙江社會科學(11), 45-52.

[4] 寧甜甜, & 張再生. (2014). 基於政策工具視角的我國人才政策分析. 中國行政管理(4), 5.

[5] 孫銳. (2016). 政府在人才工作中扮演什麼角色. 公共管理研究.

 

GBA Review 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