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勋宇:河套合作区如何实现人才的地域性嵌入?| 全球湾区观察


导读 · 2023.9.14

近年来,中国针对横琴、前海、南沙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举措,8月29日,中国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的河套合作区又作出了专门部署。

 

本文针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提出了人才工作方面的建议。作者首先分析了河套合作区在人才工作方面独特的优势,包括产业园模式定位、政策支持力度和地理位置,这为人才工作提供了可行性保障。作者指出,目前人才工作仍存在完整性不足、政策工具单一化以及参与主体缺乏多样性等问题。最后,文章提出应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提高各环节联动性,采用多样化政策工具,实现多主体协同参与,以此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实现人才的地域性嵌入,为河套合作区高水平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内容出自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致力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综合性科研平台,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政策评估、社会治理和城市规划等国家重大发展问题。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的印发,再次确认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在深港合作中的重要性,也从顶层政策制度层面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未来河套合作区将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据点,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不可否认,河套合作区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河套合作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对接香港、沟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的确在未来大湾区的发展和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如何发挥其磁吸作用,吸引香港乃至全球各地的人才,以构筑“国际创新人才港”则是重中之重。

 

0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示意图

(图源:联合早报)

 

毋庸置疑,当前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不再是过往以经济体量为核心的对比。尤其是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序幕的拉开,科学技术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成了各个国家高度关注的要点。科学技术如何推动国家发展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就需要考虑到一个核心要素,即人才。如何做好人才工作,实现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应对新环境新挑战,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反复强调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指示,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环境,用好人才、发挥人才引领的潜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际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的战略[1]。河套合作区则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才工作平台。借助河套合作区的优势,也更有利于我们人才高地的建设工作。

 

河套合作区何以成为
人才工作的重要平台?

 

作为深圳经济特区下一块重要的“试验田”,河套合作区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而且也是一片引才聚才的“强磁场”。这种磁吸力的产生主要得益于河套合作区的独特优势,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河套合作区“产业园模式”的定位决定了其在人才工作方面的适宜性。

 

“产业园模式”可以说是当下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产业园模式”对于区域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包括促进经济规模发展、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区域内的协同发展[2]。河套合作区也属于“产业园模式”下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一类产业园。尽管这类型的园区主要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驱动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也产生了知识价值创造的集聚效应,而其中的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自然也会被集聚于此。人才资源必然贯穿于科创生态的每个环节,包括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因此,我们认为基于这一定位对于在合作区开展人才建设工作非常适宜,合作区内的各种要素的发展也是为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阳光和空气,滋润着人才的生长。

 

第二,河套合作区政策制度支持力度保障了其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可行性。

 

河套合作区作为国家层面和特区层面一个重点工程,在政策层面也具有其优势的地方。河套合作区的政策和实践探索早于1995年就已经开始。初期是以深圳河治理为核心,随后逐步向探索深港边界区合作。从政策上来说,2008年的《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研究合作协议书》是河套合作区的探索签署的第一份政策。接下来两地在2017年又签署了《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从2017年开始,关于河套合作区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探索越来越多。之后还公布了一系列的合作安排、实施细则等。截至2023年8月,已经有超过10多个国家、省、市政策纲领提及河套合作区的发展问题。这些政策中推出了一系列的创业孵化、便民服务等创新的政策机制。这些政策条例恰巧也成了河套合作区招才引智的重要工具。

 

1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图源:南方日报)

 

第三,河套合作区在地理位置的优势为其在人才工作方面提供了便利性。

 

地理位置是人才工作开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相较于内地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河套合作区的位置,或是深圳的位置,都非常有利于人才建设。深圳处于整个大湾区的核心位置,而河套合作区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在内联外接方面都非常便利。尤其是紧邻香港,愈发能够将其“中间人”的作用得到扩大。对内,能够充分吸引周边人才,同时也能够借助其政策红利,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向湾区和深圳聚集。对外,则可以借助香港与世界各国形成的网络,吸引来自各个专业领域和各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如此一来,以河套合作区为基础,开展人才工作将会非常便利。

 

河套合作区当前人才

工作中可改进的空间

 

尽管河套合作区内的发展聚焦于科技创新,但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也设计了一系列与人才相关的措施。这些助力式的举措一共可以分为七个子版块,分别是资金支持、空间支持、人才支持、生活服务、政务服务、联检服务和港澳一站式(见下图)。从整个架构不难看出,河套合作区对入驻园区的个人和单位都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持。尤其是对于个人层面的支持也较为丰富。从人才工作层面来说,当前河套合作区的相关措施基本上已经囊括了人才工作中较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中的三个版块,即引才、育才和留才。

1

河套合作区人才相关措施一览

 

具体来说,在“引才”方面仍是以资金补贴、工作环境营造、科研和创业设施配套等方式支持。上图中空间支持和资金支持部分的内容多数就集中于工作环境和配套设施提供等两方面。此外,对于引进的尖端科学家则是提供丰厚的奖励计划。“育才”方面表现为合作区内针对不同的引进人员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培养计划,如“联合培养人才计划”针对的就是港深联合培养。“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则是专门针对深圳园区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支持计划。“留才”则是通过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以及多样化的工作条件改善来确保留住合作区发展所需的人才。

 

相较于很多城市和地区的人才政策和工作,河套合作区的政策多样性、政策支持力度都非常大。现有的措施基本上对于引进人才的工作开展和生活环境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河套合作区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但难免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当前河套合作区的人才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第一,人才工作的完整性。一般的人才开发过程以及政策设计都会包含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四个主要版块。从河套合作区现有的政策和规划来看,主要仍是集中于引才的部分,而育才和留才的部分虽然有涉及,但是相对较少。最重要的是现有制度中基本上看不到关于用才部分的论述。事实上,完善的人才政策应该包括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且不同版块之间也需要形成较强的逻辑性、联动性,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闭环管理”的系统效应[3]。

 

第二,人才工作措施复合性。在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河套合作区的做法与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大体相同,主要都是以物质激励为主优化服务为辅。如上文所述,资金奖励和资金支持(包括创业和科研经费支持)是较为常见的措施,同时还包括生活方面的支持。基本上大部分地区在竞争人才的时候,大都在这两个方面加码,以吸引更多的紧缺人才。实际上,这些条件的改善在短期内的确可以吸引人才,但长此以往这些支持则会显得微不足道,影响日渐降低。

 

2

2022香港回归25周年,有屋苑挂满国旗和区旗

(图源:明报)

 

第三,人才工作参与的多样性。当前的人才工作及政策的参与主体仍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主。如人才评定等都是以政府设计的方案为主,这样子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毕竟政府部门并不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人才以及人才需求、缺乏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其他主体的参与是当前人才工作的弊端。尽管政府作为人才工作的主导者,但实际育才和用才方面,还是以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主体为主。用人单位才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有效长期开展人才工作。

 

河套合作区如何实现
人才的地域嵌入?

 

作为国家区域协同及创新发展的重要试验场,河套合作区将肩负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职责。而能够顺利完成这些使命的核心就在于人才工作的完善。只有将各类人才汇率于此,且能够长期扎根于此,才能够更好完成国家赋予的重大任务。因此,积极实现人才的地域嵌入对于河套合作区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人才地域嵌入”强调的是人才的高稳定性和低流动性。结合多数城市的人才工作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都面临着留人难的困境。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实现人才的地域嵌入,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针对河套合作区的情况,未来的人才工作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实现人才地域性的嵌入。

 

第一,努力搭建人才载体以实现人才的嵌入。人才载体的搭建是人才嵌入的第一步。吸引高精尖创新型人才必须依托一批一流的人才载体。河套合作区的目标是打造创新中心,而对于创新中心来说具有一批高质量的人才载体非常重要。高质量的人才载体需要具备的是开放、多元和包容的特征,而其目的在于能够为区域建设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才,也能够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平台,以此加速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因此,在河套合作区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人才载体平台是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第二,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各环节的联动性。人才工作不能只是单一的“引才”和“育才”,对于“用才”和“留才”也需要给予同样高度的重视程度。否则,如此的措施只会使得人才流动率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嵌入。在“用才”和“留才”方面,我们要实行科学化管理,要有专业的、权威的带头人,也需要营造信任和包容的环境,这样的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实现“引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的有机衔接,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这样能够保证河套合作区人才工作的高质量水平推进。

 

2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图源:南方日报)

 

第三,充分采用多样化的政策工具开展工作。政策工具的多样化是未来人才工作一个重要因素。人才工作中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三类:供给型政策工具(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环境型政策工具(人才目标规划、策略性措施等)和需求型政策工具(服务外包、海外人才机构使用等)[4]。而当下以物质奖励和优化服务等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的措施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人才工作的可持续性。为了实现人才的嵌入,河套合作区有必要均衡性综合采用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尤其是加强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如此才能够在吸引到高质量人才后确保人才的高比率嵌入。

 

第四,积极实现人才工作多主体之间协同度。政府确实是人才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但是,未来的人才工作方向需要强调的是多元参与者协同。要实现人才真正嵌入到区域发展,以后我们的人才工作无论是引才还是后续育才、用才,我们应该多多参考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意见,以精准吸引合适的人才。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鼓励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尤其是在人才工作中,应该实现“人才本位、专业力量本位”的模式,而不是继续扮演“全能”政府[5]。除此之外,河套合作区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因此人才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积极考虑“香港”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作为国际化都市,香港在国际人才吸引方面尤其优势。未来河套合作区需要更多香港人才的加入,同时我们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能人的参与。因此,香港必然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结语

 

作为国家顶层设计中的四大平台建设之一,河套合作区的规划和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有潜力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河套合作区未来将会形成大面积高效率的辐射效应,带动深圳、大湾区,甚至整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而这些目标实现的前提,就是确保具有国际化视野、高质量技术水平人才的嵌入。人才的竞相涌入,才能够为河套合作区创造更多的科技成就。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8/content_5639868.htm,2021-09-28.
 

[2]招商银行研究院.星汉灿烂:产业园发展特点、类型比较与策略建议.
 

[3] 赵全军, & 季浩. (2021). 政策创新与制定失灵——基于“人才争夺战”的场景分析. 浙江社会科学(11), 45-52.
 

[4] 宁甜甜, & 张再生. (2014).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人才政策分析. 中国行政管理(4), 5.
 

[5] 孙锐. (2016). 政府在人才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公共管理研究.

 

GBA Review 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