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以人才高地建设来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导读 · 2022.11.05

11月1日是深圳人才日,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也在当日正式启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受邀参加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通过建设人才高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本文内容整理自该演讲。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将通往2050年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分两步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我们面临一个很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搞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针对中国,美国政府不仅卡脖子,而且进行系统脱钩。但是,今天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的倒行逆施,阻挡不了我们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今天,我想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建设讲三个观点。

 

1

江西井冈山先锋数字经济产业园

(2022年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图源:新华社)

 

第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通过建设人才高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针对科教、科创人才这方面有很大篇幅的论述,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指出我们要建立多个世界级人才中心。当然,这不是总书记第一次强调人才的作用。总书记曾在2018年参加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去年九月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更是强调,国家要建设多个人才高地,包括北京、上海和我们粤港澳大湾区。

所以结论就是,我们要通过科创人才的高地建设,来引领下一步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开放就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我们有太多的历史教训了,包括中国本身的历史。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先生做了很多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出版了数十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我最近花了很长时间去读。到了唐宋时期,尤其是宋朝,中国的科技在当时的世界是最先进的。再后来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如果用今天一些美国教授的话来说,郑和的船队相当于今天美国的航母群。当时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甚至英国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是,后来明清搞闭关锁国,我们开始落后了,直到近代被西方所打败。所以80年代我上北大的时候,我们总结出一个历史教训,“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教训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对别国也一样。

苏联是近代以来举国体制的一个典型。苏联的举国体制在早期也有很多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尤其是在军事领域,但为什么后来就被美国打败了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开放。没有开放就没有思想市场,没有思想市场就无法创新。同样,没有开放,就没有商品市场。因为我们搞科技,需要大量的投入,这些大量的投入一定要在市场上取得回报,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封闭导致了没有思想市场和商品市场,最终经济很难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科创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国为什么强大?也是因为开放。美国依赖其三大开放系统——开放的企业和科创系统、开放的金融系统、开放的教育人才系统,这三个系统互相促进造就了美国的强大。美国在开放政策上,在很多领域一直强调“对等开放”,即“你向我开放以后我才向你开放”,但在人才问题上却一直保持单边开放。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国家,从国际上吸收了大量顶级人才。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吸引了大量的欧洲人才,比如爱因斯坦就是移民去的美国。在冷战期间,美国用全世界的人才,包括从苏联和东欧跑出去的人才和苏联竞争,最后打败苏联。今天的美国依然用全世界的人才,包括我们中国出去的人才跟中国竞争。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向美国输送了几百万人才,到底回来的有多少?很多优秀的人才都选择了留在美国。美国的世界人才平台是单向开放的,这也和其开放的市场紧密相连。

所以结论就是,开放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先决条件。中美两国竞争的不是谁比谁更封闭,而是谁比谁更开放,最后的赢家会是那个更开放的国家。

第三,深圳和大湾区要做好开放型人才高地的领头羊。广东这片大地和中国的开放一直息息相关。中国的第一次开放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以后开始的,因为国门是被西方的大炮打开的,所以第一次开放是被迫的开放。第二次开放也是从广东开始的,即邓小平先生1978年提出的改革开放。在这40多年的开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绩,是改革开放塑造了今天的深圳、塑造了珠江三角洲、塑造了整个中国。今天,我们国家已经迈入了第三次开放。第三次开放在很多方面是单边开放:即使美国或是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向中国封闭,我们也要把开放坚持下去,尤其是在人才方面。

尽管今天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中国搞脱钩,但我们也迎来了一个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我一直在研究促成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要发展科技,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第二个条件是必须有一大批能把这些基础科研转化成为经济活动、应用技术的企业;第三个条件是必须有良好的金融支柱来支持技术转化,尤其是风投系统。这三个条件通过大湾区的融合就能实现。

在粤港澳大湾区,即内地9个城市加上港澳。如果这些城市不融合、不合作,每一个都是有缺陷的。尤其是香港,由于制造业的流失,香港没有足够具有转化能力的企业。而内地各城市则缺乏良好的风投系统,但如果结合起来,就可以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好。香港还有很多好的大学,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已经有了很多大学,也在抓紧搞大学建设,这些大学合起来就会有非常强的基础科研能力。珠江三角洲的企业是世界上转化能力最为强大的,正因为这样,在过去四十年里,我们成为了世界制造工厂。但我们缺乏的是健全、开放的金融系统。我们国家的金融系统主要是为自己的实体经济服务的,是为金融稳定服务的,因此不可能变成像华尔街那样的金融系统。但是我们有香港,如果香港能和深圳、大湾区的金融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造就一个能和华尔街竞争的金融系统。有了开放的金融体系,风投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所以,通过融合,我们的潜力是无限的。

 

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图源:香港01)

 

我80年代在北大上学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讨论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21世纪是属于亚洲的。现在到了21世纪,我们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站在世界经济中心,这个基本面在今后10年、20年、30年都不会变。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要引领亚洲经济的发展。通过引领亚洲的经济发展,来引领下一个世界发展周期,引领下一波的全球化。那么谁来引领中国的经济呢?我想深圳要当仁不让,大湾区要当仁不让。

去年我们迎来了建党100周年,现在我们在通往“第二个百年”,即建国100周年的路上。深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仅要践行社会主义,而且要引领国家的未来。最近我提出了一个概念,我们要通往“第三个百年”,即2078年的改革开放百年。我们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走向未来也并不容易。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具有永恒的价值。只有通过继续的改革开放,才能通往未来,才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深圳,在通往2078第三个百年的征程中,一定要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

GBA Review 新传媒

整理 | 王侃

编辑 | 冯箫凝 黄紫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