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A新闻|大湾区(广东)国际航运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郑永年教授指出“中国的复兴必须重视海洋”


5月19日,2023年大湾区(广东)国际航运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来自中央口岸单位、粤港澳大湾区有关政府部门、国际港航企业、金融行业、物流供应链、产业链企业、国际友好港以及行业协会等20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襄盛会。

 

本次大会以“开放湾区 面向世界”为主题,围绕探索建立大湾区面向世界的港航合作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机制、绿色低碳等领域,与会代表及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为提升大湾区在国际航运领域的综合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提供智慧和方案。会上达成多项签约合作,共同为大湾区发展和建设按下“加速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受邀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讲解了全球化的三波浪潮与当前的逆全球化趋势。他提出,中国要在逆全球化下建设海洋大国,应该解放思想,大胆走出去,拥抱“第三次开放”,引领全球化。

 

图片

 郑永年教授发表演讲(图源:主办方供图)

 

“中国必须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因为海洋大国是一个大国真正崛起的标志。”郑永年教授首先抛出问题,今天为什么要把海洋跟全球化结合起来?“因为我们国家正在面临新的关键时刻,我们要选择做海洋大国,还是选择继续做陆地大国。”

 

郑永年教授进一步解释了海洋与全球化的重要关联性,他认为,陆地帝国只能实现有限的全球化,海洋帝国则可以实现无限的全球化。近代世界是从海洋开始的,从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英国、美国。比如,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至今为止的影响都依然是全球范围的。他指出,近代以来两次最大的全球化都由海洋国家推动,1875年到1914年的全球化是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推动的,从19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主要是由英美国家推动。

 

郑永年教授强调,中国的复兴必须要包括海洋强国的复兴。“今天谈中国的复兴是要重新强大,谈创新就是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体系的碰撞。”在郑教授看来,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现代化跟世界的全球化两股力量互相重合、相向而行,两股力量互相交叉、互相强化,促成了今天的世界。

 

但如今,一些西方国家搞逆全球化,想促使中国重新回到一个陆地国家。这几年,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南海和东南亚至关重要,南海是中国发展海洋国家的生命线。郑永年教授指出,中国又碰到一个关键时刻,“中国在崛起,也有能力走向世界,不过目前中国发展海洋国家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还不太雄厚,需要继续开放、更大程度地开放。”

 

如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郑永年教授给出了建议,“我们要成为海洋国家,海洋就是要流动,更重要的是资本开放。近代以来,资本就是整个世界经济的血液,资本流到哪个角落,经济活动就能流到哪个角落。”郑教授表示,中国提出制度型开放,拓展规制、规则、标准、管理等方面的开放,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成为海洋大国,不仅要在经济和制度上下功夫,还要重视文化的重要性。郑永年教授认为,“我们讲中国的复兴,要把唐宋之前海洋文化的精神结合起来,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海洋文化结合起来,重塑中国的海洋文化,为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奠定文化基础。”陆地大国是有边界的,海洋大国是没有边界的。“只有当海洋跟全球化结合起来之后,这个全球化才是完美的。”

 

GBA Review 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