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2023.11.29
2023年11月24-25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举办百川论坛——“第三届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评估:亚洲的安全与未来”研讨会。“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评估”是“百川论坛”系列研讨会中重要的主题之一,从2021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三届。论坛旨在联合国内外思想界的力量,共同把脉中国外部环境和亚太安全,为我国的和平发展建言献策。
为系统性评估2023年中国外部环境风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举办百川论坛——“第三届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评估:亚洲的安全与未来”研讨会,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智库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共同把脉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本次百川论坛共设六大议题,以中国周边外交为落脚点,全方位地观察亚太地区的力量变化:议题一到议题三分别研讨中美战略竞争、“印太战略”中的印度以及北约“亚洲化”问题,议题四到议题六聚焦区域国别,探讨东南亚、东北亚与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安全,最后的圆桌会议,就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展开辩论。
亚洲的安全与未来
开幕致辞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指出亚洲和中国对国际关系的重要战略意义。“就亚洲区域秩序而言,中国并不缺失自身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一直以来被误读的‘朝贡体系’可以成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其意义应该被重新评估。”郑永年强调,“朝贡体系”体现了中国的“普惠式”外交理念,隐含着“大国责任”的概念,与西方资本扩张所伴随的“铁与血”殖民地主义和帝国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郑永年教授在论坛上
(图源:主办方)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围绕“国际问题研究的中国味道”作主旨演讲,她表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回顾自身的历史道路、现实道路与未来路径,“要放入长时段的历史透视,这样才能看出中国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周旋”。她指出,从19世纪末至今,亚洲的地理格局基本没有改变,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在亚洲的角色有了很大的变化。
袁明教授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中美战略竞争与亚太安全
中美的常态化博弈是否可能已经出现?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指出,两国在博弈面前都有自身的韧性,没有一方会速胜,也没有一方会速败。在常态化博弈的状态下,我们需要避免战略焦虑和减少战争思维。
达巍教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未来一年可能是中美博弈朝着进一步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的一年。”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第三方国家是我国开展外交斡旋的重要力量,中国有望改善和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关系,并与东南亚、非洲及拉美的关系有更多的拓展。
吴心伯教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印度在“印太战略”中发挥何种战略作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回顾了冷战后中美印的三边关系,指出“实用主义”是印度外交鲜明的特点,解释中印关系发生的变化,要从印度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分析,“莫迪在印度人民党(BJP)内及印度国内暂无人制衡,其本人鲜明的外交特点和意识形态偏好拉近了现在的美印关系。”
林民旺教授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关于印度在印太战略中的角色和定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刘宗义分析称,“印度的印太战略非常明确,借助美国的印太战略在遏制中国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印度转移,实现印度的经济腾飞和大国崛起。”他认为,尽管中国和部分西方国家的关系有所改善,但印度对华政策的调整可能比较困难,印度会利用明年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增加安全方面的合作。
刘宗义研究员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分享了对中印边境问题的看法,“每个时代中印双方对边境线的认知都不一样,随着主权意识和双方实力的提升,双方军人在前线的互动越来越激烈。当前中印双方已经达成一个新的共识,就是传统的边界管控机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状态,中印要谈出一个新机制。”
张家栋教授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针对北约“亚洲化”趋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宋新宁认为北约的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北约仍然是一个专注于区域的安全同盟,但欧洲国家并不反对美国在亚洲组建北约式的军事联盟,中国更应担心的是亚洲版的北约——“亚约”的形成。
宋新宁教授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针对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军事安全体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员李杰分享了关于同盟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他认为,一个构建在美国霸权秩序之上的同盟理论,不能充分地解释“后美国霸权时代”的同盟体系。
李杰博士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除了构建安全联盟外,西方国家在经济领域也在加紧对中国的应对。他们把中国的一些对外经济行为定性为“经济胁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郭海指出,七国集团、欧盟和澳大利亚对“经济胁迫”保持了国际法定义上的模糊,以便保持对中国的经济威慑。
郭海研究员远程参与论坛
(图源:主办方)
中国周边地区的合作与安全挑战
怎么看当前及今后的南海形势?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认为当前存在多重挑战:一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不再中立,从1995年美济礁事件前的中立到有限介入、积极介入再到全面选边站;二是随着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窗口期缩短,声索国固权扩权、巩固既得利益的紧迫感上升;三是考虑到中国和东盟、声索国及其他成员的关系,中国维护海上权益的手段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吴士存教授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复旦大学中国周边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以“美越关系升级与中越关系的未来走势”为题,指出“美越关系升级是双方互有所求的结果,美国希望把越南作为它在东南亚的战略支点,而越南也希望借助美国维护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谈及中越关系的未来走势,他认为,未来中越关系的维护成本将有所增加,但中越关系稳定的大局不会受到根本的影响。
赵卫华教授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如果说越南在中美之间作不对称的对冲关系,那么澳大利亚对中国和美国也是不对称的对冲关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师小芹从澳大利亚复杂的自我认同切入分析,指出“尽管中澳关系又结束了一个回合,但英美澳(AUKUS)的军事合作程度更高了,当下我们亟须对上一回合的中澳关系进行反思。”
师小芹博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东海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杨伯江表示:“近二十年来,日本国家战略的调整呈现全面加速的态势,其中对于国家利益的重新界定呈现泛化趋势”。剧烈变动的国际局势对日本造成了综合性压力,经济能量政治化的法则推动了日本的诉求持续升级,特别是地缘战略意识上,日本都表现出“全面复活”的迹象。
杨伯江教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回顾了2023年东北亚地区出现的战略变化。面对日益严峻的东北亚局势,他认为,中国第一要保持战略定力,争取战略主动;第二要明确我们的战略需求,与俄朝两国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加大合作;第三是灵活处理与美国和韩国的关系。
王俊生研究员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就东北亚局势演进,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认为,现在谈美日韩“由伴而盟”尚早,但已在“由伴而盟”的进化过程中。他进一步分析,过去的美国的盟伴体系调整在俄乌引发了地缘冲突加剧,将俄罗斯引向了地缘冲突,更将矛头指向了台海与南海,致使中美两个大国在这个地区发生冲突的风险增大。
郑继永教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许涛分享了俄乌冲突之后中亚地区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他认为参与中亚的力量将越来越多元化,但俄罗斯在中亚安全上的缺位暂时无可替代,而中亚国家在发展上对中国的倚重将有所加强。
许涛研究员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向红指出,上合组织“团结至上”的策略与理念保障了扩员并未带来颠覆性的结果。“团结至上”向成员国释放一种尽快达成共识的信号,从而顺利推动扩员进程。
曾向红教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图源:主办方)
就中南亚地区的反恐形势,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警示了中南亚区域的恐怖主义外溢风险,并指出“中国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美国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第二个是美国干什么我们偏不干什么。”
朱永彪教授在研讨会上
(图源:主办方)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阶段,郑永年教授着眼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提出大众对“中美必有一战”的四种说法,与会专家从历史、政治、经济、安全、技术等多维度分析了中美在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最终认为中美都不愿意在台海区域发生冲突,双方都应当保持沟通、避免误判,防止发生擦枪走火导致的冲突升级。
亚洲过去40多年共同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强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组建排他性小圈子不得人心,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有助于促进地区政治关系和安全关系的改善。真正的多边主义才是正确选择。
本文作者
黄紫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助理。
梅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员。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微信订阅号“大湾区评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侵权必究。公众号授权事宜请直接于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权事宜请联系IIA-paper@cuhk.edu.cn。
GBA Review 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