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硕:对美国而言,中国是威胁还是机遇?


导读 · 2023.08.07

有外媒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计划于8月下旬访问中国。

 

近年来,美中关系因从贸易到人权的一系列问题急转直下。但是近几周来,美国官员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旨在稳定两国关系的访问。在此之前,已经访问过中国的美国官员包括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克里访华期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对北京进行了访问。  

 

资深学者型外交家,新加坡驻联合国前大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认为,如今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具“精神活力”的超级大国。许多美国人担心中国将会威胁到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但他们其实应该选择与中国合作来改善美国人民的生活。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对美国而言,中国是威胁还是机遇?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吗?作为一个学哲学专业的人,我清楚地知道,一个简单问题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而言,它的背后隐含着这样几个问题:中国是否打算削弱美国?还是说中国的崛起是由于国内因素的推动?中国是否有一个庞大的战略?如果有,其主要目标是什么?中国的崛起是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威胁,还是对美国人民的威胁?而且,也许最富争议的是,在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时,美国是应该优先考虑其在地缘政治方面的主导地位,还是应该优先考虑其国民的利益?

 

奇怪的是,美国人民几乎没有严肃地辩论过这一复杂挑战。相反,许多美国人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威胁,哪怕他们在政治观点上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

 

皮尤研究所近期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威胁。“深层政府”也反对中国。正如亨利·保尔森2019年所说:“美国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防部皆视中国为敌人,国会议员们也竞相比拼谁是最好战的对华‘鹰派’。没有人逆势操作,以平衡国内意见。”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些平衡和客观性。

 

尽管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威胁,但多数有思考能力的美国人都会认同,中国没有入侵或占领美国的计划。因为这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也不会梦想发动核袭击。因为中国只有290枚核武器,而美国有6000多枚。中国也不打算像德国在二战中所做的那样关闭海上通道。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比美国的更大。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海军一直没有关闭中国商业的海上通道。

 

0

中国2023年4月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8.5%

(图源:南华早报)

 

然而,中美之间的军事平衡也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派出两艘航母在中国近海巡逻,以阻止北京对台湾采取行动。而如今,在面对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时,这两艘航母会显得不堪一击。中美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这引起了华盛顿的不适。 

 

即便如此,这也不是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主要挑战。在核武器时代,超级大国的主导地位很可能取决于经济实力,而非军事实力。

 

美国最明智的战略思想家之一是外交官乔治·凯南,当美苏之间展开激烈的地缘政治较量时,他说,最终的结果将取决于“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世界人民营造出一种整体印象:这是一个知道自身诉求的国家,它正在成功处理内部问题并承担起作为世界强国的责任,它具备能够在时代的主要思想潮流中稳住自身的精神活力”。

 

凯南补充道,有了这种“精神活力”,美国就能结交更多的 “朋友和盟友”。他还忠告美国要“谦逊”,并大胆地建议美国应避免“侮辱”苏联,因为美国仍将不可避免地与苏联打交道。

 

幸运的是,凯南的战略建议基本上得到了采纳。美国在与苏联的地缘政治较量中大获全胜。

 

奇怪的是,尽管中国是一个强大得多的超级对手(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的历史延续了5000年),但美国从未想过制定全面的长期战略来予以应对。

 

如果凯南是对的,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将由其国内的“精神活力”决定,那么中国将会赢得较量。因为30年来,美国是唯一一个底层 50% 民众的实际收入下降的主要发达国家。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安妮·凯斯和安格斯·迪顿的研究,这一事实导致美国白人工人阶级陷入“绝望之海”。

 

1

西雅图街头流浪汉居住的帐篷

(图源:大公报)

 

相比之下,14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惊人的提高。过去40年是中国人5000年来过得最好的40年。因此,正如研究人员范琼所说:“中国的文化、自我观念和士气正在迅速转变——大多朝着好的方向转变,这与美国的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活力饱满,而美国却不是那么精力充沛。

 

如果凯南现在还活着,那么他一定会非常警醒。他会强烈反对在无用的对外干预上烧钱。事实上,2003 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他还在世——他反对这场战争。如果美国政府听取了他的建议,将花在“9·11”事件后的中东和中亚战争上的大约5.4万亿美元花在本国国民身上,那么底层50%民众中的每个人都会得到一笔超过3.3万美元的收入。这就是为什么艾森豪威尔曾在1953年提出忠告:“我们所制造的每一支枪,所动用的每一艘军舰,所发射的每一枚火箭,归根结底,都是在窃取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的财富。”

 

美国的人均收入约为63000美元,中国的则为9700美元,所以美国仍比中国富裕得多。美国的大学和科技水平明显优于中国。然而,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中国每10万人中仅有0.33人死亡(截至2020年5月中旬),而美国则有27人死亡。一组数字虽不能说明一切,但显示出中国一直在投资加强国内机构,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机构,美国所做的却与之相反。当里根总统宣称“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才是问题所在”时,美国就开始了这种趋势,而中国持相反的观点。

 

所有这些导致了美国在应对来自中国的战略挑战时所面临的一个关键困境:美国应将重点放在捍卫美国的主导地位上,还是放在人民的福祉上?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足够富有和强大,可以同时兼顾这两方面。但遗憾的是,数据显示情况恰恰相反。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学教授琳达·比尔姆斯在谈到花在伊拉克战争上的钱时所说:“如果对纳税人按同等额度减税,或者将这些钱用于医疗保健,那么这些都会改善中产阶级家庭的困境。”若美国的医疗系统更完善,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于新冠肺炎。美国将维护自身主导地位视为头等大事,美国人民却为此付出了代价。

 

1

新冠期间美国医院的呼吸机数量不足,这体现出美国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以及医疗产业的不协调(图源:华盛顿邮报)

 

美国能否改变立场,将精力放在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上,而不是浪费在外部冒险上呢?理论上来讲,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在实践中是困难的。美国有许多杰出的国防部长,但为何没有一个能减少国防部的开支呢?这是因为国防支出基于复杂的游说系统,而非全面的理性战略。

 

尽管如此,在美国国内,尤其是精英阶层中,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共识,那就是美国应保持世界第一。美国人感觉有义务领导世界。1998年,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如果我们必须使用武力,那就是因为我们是美国;我们是那个不可或缺的国家。我们站得高,比其他国家看得更远,我们看到了所有人面临的危险。”美国人希望美国成为“山巅之城”,激励全世界。

 

事实上,世界也乐于看到一个强大、自信的美国激励着所有人。然而,美国的“光辉”应当来自国内政绩,而不是来自对外军事行动。显然,被绝望笼罩的工人阶级、民粹主义的兴起、特朗普的当选以及最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力削弱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任何实证研究都可以表明,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一直在衰落,而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却在逐渐上升。

 

然而,即使中国的影响力有所增长,它也无意取代美国,扮演全球领导者的角色。1840—1949年,西方势力对中国进行了肆意践踏,因此中国只有一个关键的战略目标:强大到足以防止再次陷入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1945年,美国建立了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通过融入这个秩序,中国获得了新生。

 

中国无意推翻这一秩序。中国很乐意在秩序框架下与美国合作。简言之,中美两国可以实现共同繁荣、和平共处,而这在美国有毒的政治环境中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归根结底,美国并未失去一切。它能够扭转自己的地缘政治命运。然而,要做到这一点,美国必须听取其战略思想家(如凯南等人)的建议。凯南曾说过,美国应变得谦虚,停止侮辱对手,结交朋友和盟友,关注国内的精神活力。即使对一个不专业的观察者来说,这也是常识。

 

美国仍然可以获胜——不是靠发展军事力量,而是靠建立道德高位。否则,美国会将竞争优势拱手让于中国。

 

本文作者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资深学者型外交家,新加坡驻联合国前大使,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创始院长。

 

*免责声明:本文所阐述观点与数据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不代表大湾区评论或IIA机构立场。

 

*本文摘编自马凯硕新作《亚洲的21世纪》。内容有节选(原载于IPP评论)。

 

GBA Review 新传媒

no re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