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邀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也走出了一條與西方和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迥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模式也和之前的“東亞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國的成功不能簡單地解釋為“抄了誰的作業”。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8月24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我們應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從國情出發,樹立國際視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學學科。
隨著國際局勢的急劇變化,我國經濟面臨很多新的挑戰。有效應對這些新挑戰,不僅關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更關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否會被中斷。人們在討論如何解決中國問題的時候,往往習慣於從西方的教科書裡面尋找答案,有人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裡探索,有人從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或者其它西方學派中搜尋。從這些經典裡固然能夠得到一些啟發,但包含在這些“主義”裡的是西方問題、西方命題和西方答案。不加轉換地直接把它們套用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環境裡,就會淪為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是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相違背的,是無法幫助我們正確診斷和解決中國問題的。
中國現在所需要的不是從這些西方的主義尋找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而是要確定中國問題,提出中國命題,找到應對中國問題的中國方案。中國政治經濟學具有悠久的傳統,主要是三大傳統,即持續數千年的“遠”傳統,近代和西方接觸以來的“中”傳統,和改革開放以來的“近”傳統。從傳統到近代再到現代,中國政治經濟學是延續的,並沒有被中斷,發生的只是融合與轉型。我們應該從這三大傳統中尋找智慧,幫助我們把握中國問題的根源,從而得到符合中國國情的解決方案,從而繼續推進和引導我國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可持續的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的制度支撐。
為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計畫在百川論壇品牌下圍繞“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主題召開一系列研討會,第一次研討會擬於2022年9月22-23日在深圳前海舉辦,主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西方政治經濟學與中國實踐”。本次會議將主要從理論層面和宏觀視角探討中國政治經濟學問題。今後,研究院將圍繞“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這一主題,每年召開兩次同類會議,以期從更多方面豐富和加深對中國政治經濟學的學術交流和討論。同時,借助論壇形成一個研究網路,開展經常性討論交流。該系列會議的優秀會議論文將以論文集形式出版,研究院也將與《經濟研究》《亞洲政治經濟學評論(Asian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等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展開合作,以特刊形式發表會議論文。
我們誠摯邀請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撥冗與會。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
2022年6月20日
論壇主題
01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
● 產權理論
● 國家理論
● 階級理論
● 分配理論
02 西方經濟學理論與中國實踐的融合
● 新自由主義
● 凱恩斯主義
● 制度經濟學
● 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
● 東亞發展型國家理論
● 可持續發展理論
● 創新發展理論
● 新結構經濟學
會議安排
時間:2022年9月22-23日
地點:深圳 • 前海
會議要求
● 本次會議遵循“以文會友”的原則,請參會者圍繞以上選題中的一個撰寫論文,連同作者簡介,于2022年8月19日前發送至:iia-paper@cuhk.edu.cn,郵件主題請注明“9月百川論壇投稿”字樣;
● 論文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寫,文章長度建議中文10,000-15,000字、英文8,000-10,000詞;論文將彙編成會議論文集,並擇優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編輯出版成書;
● 如論文入選,會務組將發送參會邀請函;
● 會務組將為發言嘉賓提供一定的勞務報酬和住宿代訂服務;如果會議論文被選中出版,稿費另計;
● 連絡人:馮老師,0755-23516911。
主辦方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是一所由鄭永年教授領銜的相容學術性思想庫和政策研究型智庫的社會科學綜合性科研機構。研究院以“研究世界、探索前路、體認天理、經世治平”為理念,堅持原創的、獨立的、世界領先的學術研究,共同探索民族性、國家性、世界性的重大問題。致力於打造一個立足深圳、放眼全球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思想重鎮,培養具有國家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為區域及國家的戰略發展提供及時的、富有預見性的政策分析。
百川論壇介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研究院以此為理念舉辦自主學術品牌“百川論壇”,旨在為國內外的思想者提供一個廣闊而包容的平臺,通過集思廣益、思想交鋒、積厚流廣的方式,聆聽不同的聲音,孕育一個凝聚各方智慧的海洋,為新時代的中國發展注入思想動能。
至今研究院共舉辦百川論壇3場,涵蓋中國外部環境評估、世界產業政策、“雙碳”戰略等重要主題,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並獲得來自政府、企業、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同時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主流媒體廣泛報導,閱讀量逾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