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观点 | 王正毅:中国迈向核心区对世界体系的影响


导读 · 2023.06.01

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有两个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关于世界秩序的争论。第一个事件是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后世界经济的相对衰退,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退的争论。另一个事件则是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持续增长并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和美国是否在争夺世界体系主导权的广泛讨论。

 

关于第二点争论,王正毅教授表示,如果把中国置于世界体系之中,再来看待今天的中国,便不会像经济学家说的那么乐观,也不会像传统的国际关系学者说的那么悲观。他认为,经济学家的乐观是经济的逻辑,国际关系学者的悲观是政治的逻辑。他强调,当我们把政治和经济的逻辑相结合时,也许就既不会感到过于悲观,也不会感到那么盲目的乐观。本文由IIA学术编辑组根据王正毅教授在百川论坛上的演讲及以“中国迈向核心区:世界体系的变革与挑战”为题发表在《世界政治研究》上的文章整理而成,供读者参考。

 

三个认知偏差

 

围绕着世界体系中国家定位的问题来讲,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是市场的逻辑,但政治学一定是强调以国家为分析单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于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大家比较中国与国际学术界、政策制定者,会发现有三个认知上的异同。

 

第一,对全球化的认知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时,很多人认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潮流开始了。而今天我们观察全球化,却发现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赞同全球化。东南亚从2008年开始调整战略,不但把地区合作作为东盟十国的发展战略,同时把东盟纳入全球化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同时会发现另一种情况,即反全球化、逆全球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这是认知上的差异。

0

2010年至2020年中国—东盟贸易指数持续攀升

(图源: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

 

第二,对地区合作的认知偏差。有些国家寄希望于地区合作及其制度,比如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另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把地区主义武器化,将其作为一种地缘政治工具,如印太经济框架(IPEF)。这是全球政策制定者与学术界在认知上的第二个偏差,如果认识不到这个偏差,是会出大错的。

 

0

2022年美国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

(图源:美国白宫官网)

 

第三,对美国霸权是否“衰退”的认知偏差。这个认知偏差虽然特别敏感,但是我们不得不提。这是一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开始争论的学术命题和政策议题——美国霸权衰退了吗?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霸权稳定论”演变为“霸权秩序论”。很多美国学者声称美国霸权没有衰退。而在发展中国家看来,对另一个国家是否衰退的认知,会影响到该国采取的政策。

 

世界体系的结构及其特征

 

毫无疑问,中国崛起了。那么中国强大以后,会对世界体系产生怎样的结构性影响?我们不能自说自话,我们必须和国际社会的那些国家打交道,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体系是什么样的体系。从15、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就开始在西欧形成,并在随后逐渐向全球扩展。从15世纪到今天,世界体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想不管发生什么具体的变化,世界体系从1500年到今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在现实世界中,这个体系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这个体系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单一的世界经济。在贸易、投资、金融领域,世界经济是一体的,这也带来规则的统一。很多人讲,今天的世界经济规则并不完全是由美国制定的。就今天的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规则制定而言,英国曾经参与过,历史上荷兰也参与过。

 

第二,这个单一的世界经济里边有一个结构性的特征,即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存在。世界体系是有结构的,即存在核心区和边缘区,这是一直到今天都保持不变的。至于哪个国家在核心区、哪个国家在边缘区,则是变动的。历史上的美国从边缘区进入到核心区,中国则在融入世界体系以后从边缘区开始大踏步迈向核心区。这是结构性的,结构没有变,但是在这个结构中的国家在不断变动。同时,世界体系在政治层面还包括一个民族国家体系,包括所有主权国家。这个民族国家体系兴起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重点是强调主权原则。处于核心区的国家在政治上一般是强国,其中包括霸权国家,而处于边缘区的国家在政治上一般是弱国,但强国和弱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革而不断变化的。

 

第三,多元文明共存。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强调用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规范和方式发展政治和经济。世界上没有脱离政治经济的文化,同时也没有脱离文化的政治经济。如果我们比较金融市场,会发现伊斯兰世界的融资方式和西方的融资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尽管二战之后,美国开始取代英国主导这个世界体系,但我们不能认为这个体系就是美国的体系,美国取代英国主导这个体系就像英国在19世纪中叶取代荷兰主导这个世界体系一样。这个体系在美国主导之后有四个特征:第一是随着世界体系向全球的扩展,这个世界体系在二战后覆盖国家的范围更广。有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脱离西方殖民体系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冷战后崛起中的新兴经济体和转型国家;第二是这个体系中各国制度选择的多样性,即各国的制度选择并非只有某一个特征,而是呈现出一种 “混合主义”特征;第三,今天这个世界体系中国家的竞争更为激烈,最突出的是世界体系的主导权之争;第四,这个世界体系的时间转折点不确定,这不但缘于“美国世纪”是否终结的争论,更主要缘于中国的崛起。

0

中国2018-2022年的对外经济数据

(图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迈向核心区面临的挑战

 

今天,有人说世界体系是两个平行体系,那资本主义或者世界体系还有未来吗?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强调第三个问题。今天,中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最近将中国定义为发达国家,这背后是个什么理念?这是个国家定位问题。中国现在处于这个世界体系的半边缘区,具有核心和边缘的双重特性。相对核心区国家,中国在某些领域具有边缘区国家的特征;相对边缘区的国家,中国在某些领域又具有核心区国家的特征。中国过去40年从边缘区逐渐迈向核心区,引起了核心区的国家对竞争的担忧和恐慌,这就是美国国内出现了“中国恐惧症”的原因。

 

正是由于中国在世界体系中这种位置,要讲好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是要和国际社会交流的,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可能面临的四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世界体系的未来。随着中国成功融入这个世界体系并不断迈向核心区,中国最终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以终结目前这个世界体系,还是继续发展或修正这个业已存在的世界体系?

 

第二个挑战,崛起的中国与霸权美国是否存在着世界体系主导权的竞争。如果存在主导权的竞争,如何避免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出现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如何管控两国之间的恶性竞争?

 

第三个挑战,经济全球化是否可以延续。如果全球化得以延续,如何应对那些自认为是全球化受损者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挑战?

 

第四个挑战,如果经济全球化得以持续,是否需要全球治理。如果需要进行全球治理,是通过大国之间的协调进行治理还是通过建立国际机制 (国际制度)进行治理?

 

作者王正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所阐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不代表大湾区评论或IIA机构立场。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微信订阅号“大湾区评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侵权必究。

 

GBA Review 新传媒

no re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