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郝雨凡等新作《悬崖之上——从贸易战看中美关系》


导读:

应当如何正确解读近年来美国对华战略及其政策的演变?

如何透过分裂的美国社会深探其背后多元和复杂的对华诉求?

如何理解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的新变化?

0

《悬崖之上:从贸易战看中美关系》

Above the Cliff: 

Trade War and China-US Relations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郝雨凡 王建伟 由冀 盛力 吴湘宁

ISBN:9789620448348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内容简介:

过去几年间,中美关系风云突变,中美各个领域都出现下滑甚至倒退。2021年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学界一度寄希望于拜登政府对华态度能有所转变,而今看来这种希望似乎非常渺茫。拜登政府对华态度依然强势,甚至有被强化的趋势。面对大变局、大动荡,中国应当如何与美国共存?中美关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郝雨凡教授领衔,澳门大学王建伟教授、由冀教授、盛力教授、吴湘宁教授一众国关学者共同发声,出版《悬崖之上-从贸易战看中美关系》一书。该书深度剖析中美关系最新变动,并指出有智慧、有技巧的处理两国关系,使之不失控、不脱钩,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举措,为如今嘈杂的中美关系舆论环境中注入一股清流。

 

作者简介

郝雨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

王建伟,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

由冀,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

盛力,澳门大学经济学与政府与行政学系教授。

吴湘宁,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

 

精华早读:

如果说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式进入一个正常有序的轨道,那么近两年中美之间就是明显的“脱轨”,甚至一度走到了悬而不崩的边缘之地。四十年来较为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两国,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走到了这种难以刹车的局面。一场新的、全球性的经济和政治对抗已经逐步成型,美国与中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已从冷战时期的“朋友”转变成今天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

如何看待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中美关系?社会上似乎有一种舆论,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相对和平的过去了,甚至很可能会持续恶化下去,直至触发终极一战,而我们也应当丢弃幻想,全力以赴要打赢这场与美国的“新冷战”。这种思路基本上是基于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认为新兴大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而守成大国也势必会对这种威胁做出回应,而这种回应可能导致战争的发生。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其2017年的新作《注定一战》中就认为“中美两国目前正处于战争冲突的进程中”。2018年美国当局挑起中美贸易战,将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升级,并逐步向科技、金融、外交等多个领域迅速扩展。其背后凸显的是美国政府 “全政府” (whole of government) 的对华战略,以全方位的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美国已然将如何应对中国挑战作为其头等大事。中美两国的终极一战似乎命中注定。对此,中国应当早做准备,且应以崛起大国的姿态赢得这场大国博弈。这种看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维的再度回潮,是在用一种对抗的心态来看待两国关系。

当然,学界也普遍存在着另外一种声音,即中美关系依然还有转圜的空间,而中国也理应在崛起的过程中尽力避免冷战。显然,这是一种更为理智的判断和声音,也是本书对于中美关系是否依然存在柳暗花明可能性深入探讨的基本立足点。

首先,中国是希望避免与美国发生冷战的。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是有赖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有赖于中美之间较为正面的、良好的关系,也得益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市场。对抗的、负面的中美关系会极大地增加中国发展的成本。目前,中国发展的道路仍然在进行中,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目标等的实现也需要一个稳定和健康的国际环境。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也需要想方设法地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避免中美完全脱钩,避免冷战。

其次,美国对华冷战,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社会治理问题的外部化。美国学者伊肯伯里认为,世界秩序的危机可以分为两种,即以地缘政治冲突为标志的“卡尔危机”,以及以社会治理失效为标志的“波兰尼危机”。当前美国领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正在经历的是“波兰尼危机”,即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在破坏其赖以发生的社会组织。美国在全球化下经历了去工业化、中产阶级流失等重大社会治理问题,但美国的政治精英无从解决。把责任推给中国成了他们掩饰社会治理问题的惯常手法。但正如《广场协议》未能解决美日贸易逆差一样,对华冷战不可能是美国社会问题的解药。从这个层面看,中美冷战与美国的社会治理息息相关。美国国内社会治理直接影响了世界地缘政治。如果中国能对世界秩序的“波兰尼危机”有所回应,中美关系完全有走向缓和,甚至是合作的可能。

我们经常说,没有成功预测到中美关系的急剧下降,是国内学界的一个重要失误。陆克文在2015年撰写的《习近平治下的中美关系 以建设性的现实主义,来实现中美共同使命》一书中就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中美关系未来一定程度上“注定会相互误解”。中美彼此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战略误判。

对此,应当如何正确解读近年来美国对华战略及其政策的演变?

如何透过分裂的美国社会深探其背后多元和复杂的对华诉求?

如何理解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的新变化?

这正是本书带给读者们的智慧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