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報告第238期】鄭永年、潘炫明:如何重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與領導力
發表於:2023-07-04
關鍵字 香港 国际金融

摘要

 

在新的地緣政治格局下,香港的獨特角色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其原有的競爭力和領導力都出現了下滑。在經歷了2017年中美貿易衝突、2019年社會動盪、三年疫情封控以及仍在持續發酵的中美脫鉤輿論影響下,國際投資者對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表示了擔憂;與此同時,新加坡在政府和業界的因勢利導之下奮起直追,不僅在營商環境、國際金融中心等多項排名中赶超香港,在人均收入和GDP增速等指標上也超越了香港。在現實層面,香港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資金和人才外流,而新加坡則成為了直接的受益者。以2022年為例,新加坡吸引了全球2800名高淨值人士(至少擁有135萬新元淨資產)移居,高淨值人士人數已超過24萬,排名亞洲第一。香港則是相反的局面:2022年香港高淨值人士人數不足13萬,對比十年前的數據已下降27%。在輿論層面,尤其在西方,新加坡即將或已經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媒體報導越來越多,而香港本地中產階級和專業人士的憂慮情緒也正在加重。所有這些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變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新加坡等“後來者”的追趕與挑戰,更深層次的影響因素來自於美國對中國實施全面戰略打壓所帶來的衝擊。因此,香港目前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大國博弈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和外部衝擊問題,更有自身內部問題,不能用簡單的思維予以應對,而需要係統思考。對於國家而言,香港依然是獨一無二的國際金融中心,是我國推動全球化及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獲得制度性話語權的最重要抓手和實現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的最重要節點。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領導力問題是事關國家發展和中美競爭的戰略性問題,我們必須站在國際政治經濟的製高點上進行深入分析和系統解決。儘管香港的發展需要通過和大灣區的融合,但如果香港變成一個內地城市,那麼其於中國、於世界的重要性就會消失,而這並不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

研究问题

  •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面臨諸多“後來者”的挑戰
  • 新加坡赶超香港的優勢和短板
  •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被撼動的內因與外因